现如今,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医院要求输液,认为可以预防脑梗复发,输液真有如此神效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脑梗死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
那么,为什么会得脑梗呢?
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过程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脑梗死包括一些危险因素,它们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不可干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基因等,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和不当生活方式等。
怎么发现自己得了脑梗死呢?
我们可以通过“中风”口诀来快速识别。
输液并不能预防脑梗死,老百姓认为输些活血化瘀药就能预防脑梗死,这是个误区。
脑梗死的发生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等多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短时期输一些活血化瘀降低血黏度、抗自由基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在国内外指南中并没有提到用输液方法预防脑梗死。在脑梗死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时,根据不同的病情,可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静脉点滴,阻止病情的发展,中西药联合应用能够协同增效,
但务必注意,这是急性期治疗方案,绝不能作为脑梗死的预防措施。
老年人由于器官衰老、肝肾功能减弱,输液的风险要高于年轻人,未经专科医生评估而输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或抗凝效果的注射液会增加出血风险。在年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年]》中显示,65岁以上老年患者相关报告占27.7%,其中注射剂占到了68.3%,可见老年人应该慎用注射剂。
现在正值寒冬,老年朋友们除了要注意保暖、适当运动,如果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时,医院就诊,不要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医院周二名医:医院苗建亭院长!
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