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习惯:睡前总忍不住要上厕所。即使没有尿意,但临睡前还是会去厕所滴几滴,觉得尿完睡觉才踏实,这到底是不是病呢,医院查一查呢?
为啥有人睡前总想上厕所?
?膀胱敏感度不同而已
膀胱敏感功能不好的人,对于尿意的感受不明显,都感觉不出来了,还上什么厕所,对不对!而有些对尿意比较敏感的人,稍有尿意就辗转难眠,因此睡前去上厕所也是情有可原的。
?为了半夜不起床
膀胱憋尿这种刺激会影响睡眠,促进觉醒,或者会影响梦境,导致半夜不得不起来上厕所,这酸爽大家都体会过对不对!为了后半夜不起床,前半夜我辛苦一点,多跑几次厕所怎么了!
?可能是条件反射
小时候,很多家长要求孩子睡前先尿尿。无数个睡前尿尿的训练,让睡觉和尿尿建立了牢固的联结。这从小训练养成的根深蒂固的条件反射!
总起夜才是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夜晚入睡后到次日睡醒前,这段期间觉醒排尿,即属夜尿。如果夜尿频繁,还伴随着一些症状如发热、脓尿;会阴部胀感,肛门下坠;血尿,排尿疼痛;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则可判定身体出现病变。疾病原因就非常复杂啦,最好要及时咨询医生,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怎样才算夜尿多??起床次数
判断夜尿次数是否过多,最简单的方法是看睡觉以后的起床次数。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如果入睡后,起床超过两次,而且情况持续多日,就说明夜尿的频率高。
?尿量
从医学角度讲,成人每次尿量在~毫升比较理想,夜间尿量为白天的1/4之内为正常,按照正常人白天4~6次的小便计算,如果夜尿达到毫升甚至更多,就可以视作夜尿增多。
?尿量/体重比
日本专家曾提出以夜间尿量/体重比来判断是否夜尿增多,公式是10毫升/千克体重,超过这个标准,就是夜尿增多。比如50千克体重的人,夜间尿量在毫升以内算正常,超过就是增多。起夜两次以上、尿量占全天尿量的1/4以上,或者夜间尿量与体重的比值大于10毫升/千克,只要符合这3个标准其中一个,就算夜尿多。
夜尿增多,警惕6种病前列腺疾病
尿频是最初症状,夜间尤为明显。早期,尿频因前列腺充血刺激引起。随着梗阻加重,残余尿量增多,膀胱有效容量减少,尿频更加明显。前列腺增生除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频多外,还会有尿液滴沥不尽、排尿不畅或排尿中断等症状。
糖尿病
因血糖过高,尿中有大量糖排出可引起溶质性利尿。此外,由于血糖升高,机体为了代谢,增加饮水量以便稀释血液也是引起多尿的原因。糖尿病患者夜尿增多,可能是糖尿病对肾功能造成了影响。因此,糖友出现夜尿多要警惕是不是肾脏出现了并发症。
肾功能不全
肾脏疾病引起的多尿以夜尿量增加为特点。常见的有高血压肾病、肾小动脉硬化症、各种慢性肾脏病引起的氮质血症等。
心力衰竭
有多年高血压和患过心梗的中老年人,是慢性心衰的高发人群。一旦出现夜尿增多的现象,有可能是慢性心衰的表现之一。
高钙血症
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或多发性骨髓瘤的人,血钙升高损害肾小管,使其再吸取功能下降表现多尿;也易形成泌尿系统结石,使肾小管功能进一步受损,加重病情。
尿崩症
因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引起肾小管再吸取功能下降而造成多尿。
如何预防夜尿频繁?少吃盐研究发现,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可明显减少起夜的次数。晚餐尤其要吃得清淡些,同时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睡前半小时内少喝水
不少人怕起夜影响睡眠,尽可能不在睡前喝水。其实,人熟睡时,由于体内水分丢失,会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黏稠度会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风险。经常起夜的人,别在临睡时喝水。建议在睡觉前半小时,稍微抿上两口,最多不超过一杯(毫升)。
少吸烟少喝酒
可以减少前列腺、会阴部充血的几率以及对泌尿生殖系统的损伤。
提肛运动
上了年纪的人盆底部肌肉松弛,膀胱括约肌萎缩,膀胱弹性差,较少的尿量便可引起较强的尿意。提肛运动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膀胱的控制能力。具体做法:吸气,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3秒,再呼气放松3秒,每次进行5~10分钟,最好早晚各一次。
养生穴
人体汗液排出减少、尿量随之增多。尤其老年人,夜间尿频会更加明显,使得睡眠质量下降,容易诱发头痛、血压升高等症。减少夜尿频次、改善睡眠质量,可以用用腹部上的“归来穴”。
?取穴法:在下腹部,脐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左右共2穴。
?按摩法:双手置于下腹,用食指腹顺时针与逆时针交替进行点揉。点揉时力度均匀,以局部轻微胀感为度。每次按摩2-3分钟,1-2次/日。
资料来源:老年之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命时报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通知即日起,《老友导报·我们退休啦》将逐步取消免费赠阅活动,至年6月30日,本刊将全部停止免费赠阅。退休俱乐部会员如希望继续阅读,可前往上海全市各邮政局网点订阅(订阅代号:93-)。
提示:凭邮局的“中国邮政报刊费收据”,可在购买年退休俱乐部旅游产品(一日游除外)、购买退休俱乐部商城的商品(金额元以上)时,由退休俱乐部退回实际订阅费。可点击蓝字“如何订报”了解详情,或拨打—咨询。
▼99%人还读过以下精彩内容●专家眼里的“黄金有氧运动”竟是它!●为什么立夏吃它,一年都不生病?●别小看指甲八大变化,可能是大病信号!退休俱乐部服务
-
点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注册加入退休俱乐部,享受会员福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