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及其风险专病筛查计划
内容
检查项目
检查周期
适用人群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
肥胖症—体重健康检查
身高、体重、BMI、人体成分分析
1、45岁体重正常者,每1年一次;
2、肥胖高危人群每6个月1次;
3、肥胖人群,每1-2个月1次;
家族史、缺乏运动、不良生活方式
高血压—血压健康检查
普通血压测量、24小时动态血
压测量、四肢血压测量
1、年龄在20-29岁者,每两年测一次
2、30岁以上人群及高危人群每两年至少测量一次;
家族史、年龄(35岁)、工作压力大;吸烟饮酒;食盐量过多;肥胖;缺乏运动
糖尿病—血糖健康检查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口服糖耐量试验
1、40岁以上血糖检测正常者,每1~2年筛查一次;
2、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检查一次;
3、糖尿病患者稳定后至少每6个月一次
家族史、发生过妊娠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高血压、高血脂、体重超标、缺乏运动;
血脂异常—血脂健康检查
血液血脂因子的监测
1、.40岁以下人群,每2年检查一次
2、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3、高危人群和高血脂患者,应听从医生指导定期复查血脂
4、服药后血脂监测,达标后每6个月~1年测一次
男性(40岁)、女性绝经期后;高血脂家族史;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饮食无节制;生活不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压力大;吸烟酗酒;缺乏运动
风险生化指标
血栓风险因子、
血管危险因子、
心血管相关营养因素
1、45岁以上心血管病低危人群,每两年筛查一次;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每年一次;
3、确诊为心血管病人群,至少每半年随访一次
靶器官损伤检查
肾功能损伤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血清尿酸
1、45岁以上心血管病低危人群,每两年筛查一次;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每年一次;
3、确诊为心血管病人群,至少每半年随访一次;
眼底动脉
眼底检查
同上
动脉硬化—血管健康检查
颈动脉超声;四肢血压及血管硬度检查
同上
家族史、患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病;年过50的男性,或绝经后的女性;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精神紧张、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
冠心病—冠脉健康检查
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心脏彩超;胸部X光扫描;64排冠状动脉CT;心脏核磁共振心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
1、45岁以上低危人群,每2年筛查一次;
2、高危人群,每年1次;
3、已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至少每半年随访一次;
45岁以上的男性,或者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吸烟;精神紧张或压力大;长期进食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饮食;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高体重;代谢异常(血中脂蛋白A增高、血尿酸增高、血液高凝状态);长期服用避孕药,尤其是35岁以上的妇女、缺乏运动;
脑卒中—脑血管健康检查
颈动脉超声;头颅CT;头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1、中低危患者,每2年筛查一次;
2、高危人群,每年1次;
3、确诊患有脑血管病,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
家族史;高血压、房颤和心脏瓣膜病;吸烟、酗酒;高血脂、糖尿病等
根据个体状况、年龄等因素,也可相应的增加其他检查项目。
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健康的风险,走出亚健康状态;通过检查,可以动态监测疾病的风险,防微杜渐;通过检查,可以尽早发现疾病,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检查,可以及早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医院这样的权威机构,为您进行长期的定制化的健康动态管理,实现健康促进的目的。切记,早期发现问题是开始,切实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让我们把想法都付诸到行动中吧!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