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降课程3-4周
在过去,从BUD|S毕业的学员会被集体送去佐治亚州本宁堡的陆军空降学校。
在那里要进行为期3周的固定拉绳式跳伞训练,通过训练后,会获得伞兵“银翼徽章”。
但是空降训练在这些年发生了变化。
海军特种作战中心把跳伞课程外包给了圣地亚哥的跳伞培训机构,后者会在位于圣地亚哥奥太湖的“战术空中作战”学校开展跳伞课程。
1.课程安排
在新时代,固定拉绳式跳伞只会持续5天,然后进行为期3周的军事自由跳伞课程。
在训练过程中,学员们会进行5次固定拉绳式跳伞和25次自由落体跳伞。
开始是白天轻装跳伞,后期会进行一些高阶训练,
包括夜间全装跳伞;
基本的高跳低开(米空投,米开伞);
空中结队集体落地等。
2.技能形成
主要是针对MFF,军事自由跳伞。
在实跳之前,学员们需要掌握收伞、叠伞、空中运动和姿态稳定、拉伞和使用备用伞等技术,然后会进行风洞训练,主要是纠正空中姿态,练习空中开伞和启动备用伞技术。
学员每次跳伞的情况都会被摄像机记录下来,这是由伴随跳伞的教官拍摄。
在完成每次实跳训练后,学员们会相互观看跳伞视频,指出自己和对方在空中犯下的错误。
这样每次的反馈和纠正使得整体的训练效率大大提高。
3.小惩罚
如果跳伞过程中犯下了一个被认为很傻的错误,教官会给予相应的惩罚。
犯错学员需要在自己的跳伞头盔上系一根骨头,这在英语里“bonehead”也有傻瓜的意思。
要求是在下次跳伞中必须戴着这顶头盔,并且在之后的反思复盘中也要带着这个“傻瓜”头盔。
其是重要的不是被同班战友看到,他们最担心的,是时间长了,录下来的帅帅的视频都是带着这个傻瓜头盔,那是最难以忍受的。
二、战斗技能15周
这一阶段就是海豹突击队员特种作战核心技能的形成阶段。
这期间教官会向学员传授实际作战中真正有用的技能,强调让新队员在下队时,能力尽可能和老队员接近,因为通过SQT就意味着队员具备了部署能力,也就是意味着,他们会和老队员一起上战场。
这些技能包括但不限于SERE(生存躲避抵抗脱逃)、作战医疗、通信、特种作战标准程序、海上行动、蛙人技术、CQB、CQD技术等等。
学员们会被分成由20个人组成的作战排,每个作战排由2个班组成,每班10人。
每个作战班会被分配1名教官,评估学员们整个训练中的表现。
以射击和近战训练为例。
1.射击训练
学员们会到位于圣地亚哥拉伯斯塔的山地作战训练中心展开射击训练。
在这里他们还是需要不断提高M4A1卡宾枪和9毫米手枪的射击技术,不能使用瞄具,不能使用战术沙盒,只能靠机械瞄具。
他们需要不断打磨最原始、最基本的战斗技艺。
这些战斗技艺不仅包括百米及以上的精度射击,随着训练的推进,他们会逐渐压缩射击距离,并且加快射击速度,变换多种射击姿势,利用各种掩体射击,在运动后射击等等。
他们会消耗大量弹药。
这个期间学员们都需要配备一个降噪耳机。
因为拿弹壳或纸巾塞在耳朵里是无法承受这种强度的射击训练的,如果没有好的耳机,耳朵迟早会出问题。
2.近战训练
杀人屋
海豹突击队的近战训练会在杀人屋展开,他们在这里练习小组的CQB战术。
他们使用标记弹进行房间清理,如果击中目标,被击中位置就会染上颜色。
因为还只是学员,CQB训练时会比较少用到实弹。
用标记弹进行CQB训练的另一个好处是小组之间可以进行对抗训练。
他们在杀人屋相互作为蓝军进行训练,由教官站在上方观察走廊进行点评和纠正,从而相互都可以提高近战技术。
但是在SQT阶段的近战训练也只是基础,海军特种部队最好的CQB技术还是需要在海豹六队(DEVGRU)里才会真正掌握。
头巾屋
这是一种特殊的CQB训练场地,学员自己不需要运动,而是通过环境的变换做出反应。
每次场景变换之前,都需要罩上黑色头巾,确保不会看到周围情况。
学员们会在模拟场景中学会应对突发情况,他们要在一瞬间做出评估和恰当反应。
同时,整个场景布置都会在一种昏暗条件下展开,以模拟更复杂困难的环境。
这些模拟场景不仅包括基本的房间清理和人质营救,还会包括近距离防御(CQD),比如会有教官突然用匕首冲过来,而学员则需要用武器做出临危的攻击和防御动作。
当然教官会带着防护装备出来示范一次,其他时候都是学员相互作为配手训练。
因为这种训练的高度对抗性,所以训练结束后总是鼻青脸肿的也会很正常。
三、极地训练3周
这是一种极端环境下生存作战的训练,是SQT训练的核心之一。
预备队员需要在阿拉斯加州科迪亚克岛呆上3个礼拜,驻扎在岛上的科迪亚克分遣队会带领学员展开冬季作战训练。
科迪亚克分遣队的教官是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SOCOM)的极寒条件下的作战问题专家。
他们除了负责新学员的训练外,还会向SOCOM提出关于极地装备和衣物的建议,SOCOM则会按照他们的推荐给各军种配发相应装备。
1.训练科目
学员们会在野外训练8-10天,期间的科目包括:
“沙滩训练”,从湿冷到干冷,从干冷再回到湿冷状态;潮湿悬崖上的攀岩技术;极地生存;寒冷气候下的负重行军和导航。
在这之后,会进行一次综合演练。
攀岩技术
在训练登山和攀岩技能时,首先学员们会在温暖的室内进行教学,他们要先熟悉如何使用索降工具、绳结技术和攀岩基本技术。
同时教官会给学员的电脑上发各类相关的学习资料,极地的特殊技术要求。
在晚上休息时间,学员们会需要在电脑上研究课程,从而更好的掌握有关技能。
野外训练时,学员会需要再悬崖顶上做好安全站,用绳子索降到底部,然后原路攀岩到顶部。
这种攀岩和爱好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海豹突击队员需要携带全部装备完成悬崖的攀岩,这需要的技巧会更加复杂和难以掌握。
导航和行军
任务是两人为一个小组,按照事前给定的路线展开行军。
他们将通过导航与另一个两人小组会和,然后再共同徒步行走更长的距离,建立营地。
在这之后还需要两天的徒步和宿营,利用GPS和雪地机动装备穿过积雪下的山路,穿过山谷和河流,抵达目的地。
极地行军最重要的反而不是体能本身,而是对装备的正确运用。
举个例子,在雪地行军时,使用冰爪和雪套会在保护体温的同时极大加快行军速度,加上冰爪的靴子走在雪地几乎是如履平地;如果使用滑雪板,甚至能够做到在下坡进行高速机动。
相对的,普通的作战靴在雪地行军,每一步都会踩进一道坑,这样下去大量耗费体力不说,由于足部和雪地的深度接触,体温也会更快降低。
抗寒训练
学员们会被要求在科迪亚克岛外的海水中游泳。
在这种训练中,他们必须脱得只剩下一层保暖内衣,然后钻入接近零度的海水里,将脖子以下部位没在水里10分钟。
岸边会有军医保持观察,确保这些学员在感受到寒冷的同时体温不至于过低。
10分钟一到,他们就会冲到岸上找到装备,跑到树林里避开寒风,然后两两一组相互擦干取暖。
之后,学员们将搭建帐篷,然后用便携炉灶做杯热可可,在把水逐渐加热的过程中,他们会躲在睡袋里让体温慢慢恢复。
这个从低温到逐渐恢复体温的训练,让学员们相信,即使在最严酷的条件下,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装备和技术获得对环境的掌控,从而建立起对训练和装备的信心。
2.装备
在阿拉斯加的训练中,有效的冬季装备是至关重要的。
学员们会各自领取价值超过1万美元的户外、徒步和武器装备,这些装备构成了一套冬季作战系统。
PCU系统
著名的7层PCU系统就是在此时配发给学员。
这套着装系统有7层,可以满足海豹突击队员所有气候环境下的行动需求。
从短袖、基础内衣、保暖内衣到格尔泰斯面料的冲锋衣和极地防寒服,都是根据过去的作战经验逐步改良而成的高科技面料。
尤其是C面防寒服,具备接近羽绒服保暖效果的同时,即使完全浸在水里也能有一定的保暖效果。
学员们穿着这种防寒服下水体验保暖效果,从而更加建立起对装备的信心。
生存系统PEPSE
单兵极地生存系统,包括睡袋、帐篷、防寒靴、雪靴、折叠式雪杖、滑雪板、冰爪、气垫、铁锹、6副不同用途的手套、饮水过滤系统、折叠锯齿和其他生存装备。
这套系统既包括了雪域和冰川下快速机动的装备,比如滑雪板和冰爪。
也包括了极地生存用品,比如睡袋帐篷和饮水过滤系统等。
这一套生存系统能满足海豹突击队员几乎所有的野战生存和机动要求,属于现代极地环境下SERE的体系化套装。
而掌握这些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正是在阿拉斯加训练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