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志专栏红靴子小小说

李学志专栏

红靴子(小小说)

作者简介:

李学志,北京市清华附中上地小学语文教师。西北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有诗集《微光》,已发表散文、小说、诗歌、童话及文学评论三十余万字。作品散见于《中国艺术报》《解放军报》《微型小说月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

开往冬县的大巴车喘息着停了下来。

司机喊着让下去解手,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几个民工重重地跺着脚,侧身从搁满背囊和麻袋的走道挤出去,嘴里骂着冻死人的鬼天气。

四扶站起了身,头碰在了车顶的搁物架上,直龇牙。一走下车门,冷风便灌了进来,他不得不缩起脖子,裹紧外面的旧军大衣。铅灰色的天低低垂着,随时会洒下雪粒来。

又一辆大巴停在路边,下车的人涌向公厕。公厕前排了老长的队,同村的双喜让给他一支烟,他顺手别在耳朵上。双喜悄悄拉他出列,比划着说,走!带你去另外一个厕所,不用排队。

俩人便溜出来,转到公厕后面的小树林。四扶笑了,朝双喜竖起大拇指。

如厕的队伍逐渐缩短,还有些时间,双喜拿出烟,用手捂着点火,和老乡们聚在一起扯闲话。四扶从小害耳病,耳朵有些背,听不太清,嫌没意思,就揣着手闲逛。见有人到旁边的超市买小食品就踱进去买了两包方便面。

转身的时候,他看到门一侧的鞋柜摆着一溜童鞋。他的眼睛亮了,一双红色的雪地靴,像一簇火苗,映红了他的脸。他禁不住走过去,用手轻轻摩挲着,29码,还有更大的吗?他边说边比划。

老板走过来,打开一个纸箱子——多大码的都有。

他点点头,用手比划着说,三十二码。

鞋放在他的手掌心,厚实、暖和,像托着个红火火的小炭盆。他脸上的每一褶皱纹都荡漾着篝火一般温暖的光晕……

多少钱?

老板报了价。

他没听清,偏过头去问。

老板不耐烦,大声喝道,八十六,买得起吗?

哦,他听到了,忙从兜里掏出一堆零钱,我买,买。

不够,不够——!老板大声朝他喊。

他只说了句,等等,就跳出门去,再次朝厕所的方向跑。方才的人群已经散去,他径直跑进去,插上门,把一只脚的劳保鞋脱下,揭开鞋垫,从里面取出一个油布袋,里面放着他这几个月的工钱。他担心耳朵不好,路上不警醒,把它们藏在了鞋底。哪能像邻村的侯三那么傻,出门打工挣的钱放上衣口袋里——也是这样的大巴,一觉醒来口袋被割了个洞,钱被盗了个精光。

他迅速抽出一张百元大钞,裹上,塞好,穿上鞋,一溜烟跑向商店去付钱。

大巴车发动了,别人都上了车,双喜大声喊四扶,却不见人影。急得双喜一边喊司机等等,一边大骂没眼色的死聋子!远远看见四扶用黑塑料袋提着一兜东西走出超市,双喜便挥舞双臂,梗着脖子叫喊,四扶,王四扶——车开了,快!

双喜声嘶力竭地呼喊,看到四扶正茫然四顾寻车……

双喜急了,央车上的人一起喊,四扶!四扶!四扶——

四扶一个激灵,听到了,撒开腿往车的方向跑。

一辆拉木材的小货车突然蹿了过来,撞在了他的肚子上。车内的人还没来得及惊呼,四扶已被撞出好远,仰面倒下了,小货车“嗖”地跑掉了。

毕了!车上有人捂着眼睛,不忍看那血肉横飞的场面。

四扶却坐起来了,地上、身上干干净净,一点血也没有。

双喜叫来几个老乡,扶他起来。他不动,伸手嚷着要鞋,他的劳保鞋从脚上甩下来了。

有人从旁边的草丛里捡出他的鞋,他掀开鞋底,一只一只查看,发现油布包还在,才爬起来上了大巴车。背上的大衣擦磨了几处洞,留着棉絮,泥土像是渍在了里面,拍都拍不净。

车里的人夸赞四扶命大,四扶听不清什么,只是笑笑,蹭破的脸皮有些发紫。

车开了一会儿,四扶觉得肚子里不舒坦,上下翻腾,想呕吐。他觉得自己晕车了,硬着舌根子使劲往下压,生怕吐出来让车里的人嫌恶。

他翻找裤兜,想找出一个塑料袋,吐在里面,却一无所获。他记得他的背包里有,可他觉得一站起来非吐不可。

反复几次,实在压不住了,脖子一伸,喷了出来——一口鲜血,紧接着第二口、第三口……顺着手指、大腿、椅座、地板往下淌。他晃了两晃,低低喊了声“救命”,就歪倒在血泊中,胸口的手里攥着塑料袋——袋里是一双红色的雪地靴。

医院,人就断气了。双喜边哭边骂,你个死聋子,你快起来,你听到没有啊!

四扶的女儿月季含着泪跪迎在村口,二爷爷的三轮车把爸爸的尸首拉了回来。双喜递给她两双鞋,一双是大红的雪地靴,她做梦都想要的;一双是爸爸的劳保鞋,沾着星星点点血迹,里面是两个装钱的油布包。

双喜颤抖着递过来,月季颤抖着接过来,抱在怀里。

雪花已落得地上薄薄的一层,像盐,腌得人的眼睛酸楚模糊。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dmzy/1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