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时评丨河流ldquo动脉硬化r

白癜风的起因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46.html

文/李松梧

动脉硬化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使人致命。近年来,该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人一样,如今河流也患上了“动脉硬化”症,尤其是流经城镇的中小河流,症状更为严重。河流“动脉硬化”,是指河流两岸(甚至河床)用水泥、石块等硬质材料牢牢“捆绑”着,不透水、不透气、不接地气。如果说人类动脉硬化的主因一半是遗传、一半是人为的话,那么,河流的“动脉硬化”则完全是人为的。

硬质护岸

河流“动脉硬化”的危害很大,可导致河水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河水的利用率下降、防洪能力下降。

有人说,治疗河流的“动脉硬化”需要下猛药,即:一个字——拆。依笔者看来,拆除不必要的硬质护岸,不是不可,但要慎重,不能一概而论,更不可运动式地拆除。

河流生物多样性

在这方面,美国人的做法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也有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所谓的“河道硬化运动”。可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前后,美国部分地区、尤其是洛杉矶地区严重缺水。专家们调查分析认为,尽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河道硬化直接带走了广大汇水区内的雨水,是缺水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后,美国全国便开展了“河道软化运动”,即全面拆除硬质护岸,恢复河道原始状态和泥土河岸。

生态护岸

美国人发现河道硬化的弊端后,立即开展“软化”行动,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作为一种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我们不能借鉴,因为运动式的“软化”很容易导致盲目性的大拆大建。我们要理性地拆,即在全面评估、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那些弊端严重、比降较小(冲刷力小)的硬质护岸,毫不犹豫地拆除;对那些弊端较轻、比降较大(冲刷力较大)的硬质护岸,可予保留。

布法罗河散步道公园 软质护岸

墨尔本皇家植物园

另外,在“拆”的同时还要搞好“建”,推行生态护岸。以新的治水理念为指导,把树木、灌丛、杂草、泥土等软质材料和符合生态要求的新材料结合起来应用,将河岸改造成软质护岸,或者是软硬结合的护岸。在这方面,日本、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早已走在了前面。这些国家河流治理工程首先选择的材料是泥土、树木和杂草,即使在十分注重环境美化的大都市也不例外。

水质改善

我们要借鉴以上国家的经验,积极推行生态护岸,从而使河流恢复自然特性,提升其生物多样性水平;改善河流的水质,提高河水的利用率;平衡和调节河水流量,提高防洪抗洪的能力。

文小编:郭旭帆

美小编:毛金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dmzy/7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