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血管影像速阅94后循环大血管闭塞

基本信息PART/01

男,67岁。

入院时间:-8-25。

主诉:突发头晕恶心5天,加重伴意识不清1天。

简要病史:患者8月20日出现头晕和恶心,伴血压增高(/mmHg)和视物模糊。我院急诊头颅CT:脑动脉硬化,余未见异常;遂予降压等对症治疗,但症状无好转。8月23日,患者仍感头晕恶心,并反应迟钝和情绪烦躁,以及时有言语不清,到急诊留院观察治疗。8月24日凌晨5点,头晕加重,继而四肢无力,无法站起,可对答;10分钟后,突发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急诊多模式CT: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闭塞,双侧椎动脉V4段闭塞。8月24日07:40,自主呼吸消失,难以触及大动脉搏动,行心肺复苏,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维持血压,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为进一步治疗收入NICU。

既往高血压和糖尿病,长期大量饮酒,脑卒中家族史。。

入院神经科体查:深昏迷,无自主呼吸,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升压药物维持血压;双侧瞳孔直径6mm,对光反射消失;角膜反射和睫毛反射消失;四肢无自主活动,肌张力低,强痛刺激无回缩,腱反射消失;双侧巴彬斯基征未引出。

影像资料PART/02-8-20CT△颅脑CT平扫: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8-24急诊多模式CT

07:17

△颅脑CT平扫:双侧颅内椎动脉钙化,中脑和脑桥可疑低密度。△颅脑CT平扫多平面重建:基底动脉中远段高密度影(红箭,提示血栓形成);双侧颅内椎动脉钙化(蓝箭)。△颅脑和颈部CTA: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未见显影;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大脑前动脉经前交通代偿左侧前循环血流。△脑CTP:脑干TTP明显延长,CBV和CBF亦显著降低(白色虚线框),提示已经完全梗死。-8-24复查CT

13:59

△复查颅脑CT平扫:脑桥和中脑显著低密度梗死,双侧小脑肿胀,四脑室受压消失。虽经积极救治,但患者仍然于8月27日因脑疝和脑干功能衰竭而死亡。简评PART/03

1、本文案例可能的病理机制推测是:此患者本身存在后循环大血管严重闭塞性病变的基础,8月20日头晕恶心症状很可能是后循环低灌注缺血所致。遗憾的是,急诊予以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未缓解,此时未能进一步行脑血管评估。

2、数日后患者症状加重,并急剧恶化的原因可能是:在后循环严重闭塞性病变的基础上,病程中因摄入不足,以及降压治疗,最终导致后循环灌注衰竭,而出现四肢无力和意识障碍的脑干缺血症状。

3、其后的病情短时间内急剧恶化,心跳呼吸停止,行心肺复苏,其原因考虑是:此患者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基底动脉血栓闭塞,双侧颅内段椎动脉也闭塞了,而且前循环也存在严重闭塞病变,无法对后循环形成有效代偿,脑干梗死同时累及中脑、脑桥和延髓,小脑也受广泛累及,影响呼吸和循环中枢,导致心跳呼吸停止。

4、笔者上述病理机制推测是以临床病史结合影像学评估结果为基础的。本案例表明,急诊多模式CT对于后循环脑卒中评估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不仅能够清晰显示后循环大血管闭塞位置和范围,还可用于判断闭塞病变性质;在此患者,不仅发现双侧颅内段椎动脉钙化斑块,还同时检测到基底动脉中远段较长的高密度血栓影,提示闭塞原因是粥样硬化病变合并急性血栓形成。

5、本病例是一个比较极端的少见情况,因后循环大血管广泛闭塞,无有效侧支循环代偿,脑干和小脑血流灌注短时内严重栓衰竭,形成幕下大范围梗死,病情急剧恶化;并且数小时内,脑桥和中脑在CT上即转变为明显低密度梗死,脑干和小脑严重水肿。

6、本案例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对于经对症治疗头晕无缓解,或症状有进展的老年患者,需高度警惕后循环低灌注缺血的可能,并尽快完善相关血管影像学评估;如若发现后循环严重闭塞病变,应予以强化药物治疗,保护侧支循环,必要时可行紧急血管内介入治疗,以阻止病情加重和改善症状,避免不良结局。

原创作者:陈红兵

编辑:黄欣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dmzy/8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