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冠状动脉硬化 >> 冠状动脉 >>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

青海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以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mmHg或者舒张压≥90mmHg)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㈠病因

1.遗传因素

2.膳食因素

3.职业和心理应激因素

㈡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清楚。

二、类型及分期

㈠缓进型高血压病也称良性高血压。

按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三期:

1.机能障碍期是高血压的早期,舒张压持续在12.0~12.3KPa(90~mmHg)。

⑴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

⑵血压间歇性升高,波动大,经休息可恢复正常;

⑶心、肾、脑等均无器质性病变;

⑷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适当休息、治疗,可以痊愈。

2.动脉系统病变期(血管病变期)

⑴细小动脉硬化:是缓进型高血压的基本病变,也是血压持续升高的基本原因。

⑵血压持续升高,波动小,舒张压持续在13.3KPa(mmHg)以上,休息后不能降至正常。

⑶心、肾、脑等可有轻度器质性病变。

⑷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积极治疗,病情可以控制好转。

3.内脏病变期

⑴全身细小动脉硬化加重;

⑵血压保持在高水平;

⑶心、肾、脑等出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心脏→高血压性心脏病;肾脏→原发性固缩肾;脑→脑出血、脑软化、高血压性脑病。

⑷并发症多,预后差,常因心衰、肾衰、脑出血等而死亡。

㈡急进型高血压病(恶性高血压)

⑴此型少见,占全部高血压病人10%;

⑵多见于青壮年人;

⑶起病急,舒张压超过17.7KPa(mmHg),病程短;

⑷发展快,主要病变为全身细小动脉管壁发生纤维素样坏死,以肾、脑损害最严重;

⑸临床上血压明显升高,各种症状明显,多于一年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脑血管意外而死亡。

三、各个器官的病理变化

㈠动脉的改变

所有动脉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以细动脉的变化最为显著。

1.细动脉硬化:基本病变,发生于全身的细动脉(直径小于1mm,中膜仅有1~2层平滑肌的最小动脉。

广泛的细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外周阻力持续增加→血压持续升高并相对稳定。

2.小动脉硬化

内膜的纤维组织增生,内膜增厚,内弹力板分离、断裂,管腔狭窄。

3.中等以上动脉(大、中动脉)

如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底动脉等。可伴发动脉粥样硬化。

㈡心脏的改变

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升高,心脏发生代偿性肥大,早期心室腔不扩张称向心性肥大,正常心脏克左右(~克),这时可达克,甚至0克。这种由于高血压病引起的心脏病,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肾脏的改变

大体:两肾脏体积变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颗粒状,被膜不易剥离,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叶间、弓形动脉呈哆开状,称为高血压性固缩肾。

㈣脑部的变化

⒈脑出血俗称“脑中风”。

部位:多见于豆状核、视丘、内囊部。

⒉脑软化

㈤视网膜的变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1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