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烟还是戒了吧

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禁烟是今年才开始的吗?

禁烟一说,其实早就有了。但是,从今年开始加大了力度。

此事要从年1月9日的一则通知说起。

那段时间,有很多的飞行员收到了类似这样的信息:

紧接着,1月10日东航就率先发布了公司新的“安全红线”标准的调整风险管理警示。

文章中的第四条红线,直接写明了:所有运行阶段,在航空器内吸烟(包括电子烟)。

针对这条红线的处罚写的很清楚,对于触碰第四条红线的飞行机组的处理:暂停派遣不少于一年。

同时对于发现吸烟行为但未予以制止的其他飞行机组成员,暂停派遣不少于半年。(ps:暂停派遣就相当于停飞处理)

随后,更重磅的文件出台。

年1月22日,中国民航局发布民航规[]1号文——《关于驾驶舱内全面禁止吸烟的通知》,该通知不但印证了之前所说的所有处罚,更是从行业层面直接要求各个公司将禁烟的条例落实到手册中。在要求各公司在25日之前提交手册修改的同时,还督促各地方局在收到各管理局提交的修改后必须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复工作。最晚2月1日,所有在国内设立的航空公司都将执行这一统一的政策。(下文简称1号令)

年伊始,从局方到各航司都在释放明确的信号:对一些无后果违规违章行为,尤其像是在驾驶舱吸烟等行为,都将严肃问责。而且此次力度之大、手段之强、处罚之重、速度之快,实属罕见。

为什么突然加大力度?禁烟有没有过渡期?

为什么公司和局方接二连三的出文件?

为什么局方这么迫切地要求各航司整改?

这就要从禁烟的要求开始说起。

大家所熟知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目前存在两个不同版本,即CCAR--R4和CCAR--R5,(下文简写为R4,R5)。

R4是很多年前就开始实施的了,一直未有大变化。但是,从年8月29日开始,民航局的R5文件终于出台了,各种优秀的保护飞行员及公司的政策都有,大家看完之后都觉得R5更细致、更规范了。

但是这份R5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与R4之间的版本跨度太大,一些大的公司立即推行并执行R5的难度非常大(主要是人力资源和运行方面),需要一段过渡期完成公司内部的转换。民航局从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保护和体恤公司的原则,同意分步实施R5版本的推进。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公司已经开始使用R5,而仍有不少公司(包括三大航)还在继续使用R4版本的规定的最根本原因。

而在禁烟方面,R4和R5是有明显区别的——R4只说明了,客舱内区域和厕所区域不能吸烟,没有提及驾驶舱的问题,所以驾驶舱能不能吸烟的事儿尚未明确。但R5的规定就是一刀切了,直接规定了在飞机上就不能吸烟。

也正因如此,之前很多公司对驾驶舱吸烟的态度才会不太一样。

▲图为R5版的最新规定,明确了飞机上就是禁止吸烟。((CCAR--R5将于年1月1日全面施行。但目前仍有很多公司在使用R4版本)

▲图为R4版的规定,并未对驾驶舱吸烟行为做出明确规定。(包括三大航在内,仍有很多公司在运行这个版本的规定)

以前,如果有人说因为规章制度不明确,所以禁烟还执行的不到位的话,还说的过去;但是从年5月7日这一天开始,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这一天,民航局发布了咨询通告——《飞行运行作风》(编号:AC--FS--)正式上线。

其中,5.2.7中明确指出,飞行机组在所有运行阶段中禁止吸烟。即日起开始执行。

该通告最后还明确了执行日期——即日起开始执行。

这其实就已经在告诉所有公司和飞行员们,你们的吸烟习惯,该改一改了;也从侧面说明了,虽然R4、R5之间一些方面有过渡期,但是局方并不希望在禁烟这件事情上存在过渡行为。

可巧的是,就在此咨询通告发布两个月后,接连有两件大事发生:年7月某航班因副驾驶抽电子烟时误关空调组件导致客舱氧气面罩全部自动脱落,后又违规继续飞行。紧接着不到半年,再次将此类型事件推至风口浪尖:12月下旬,某航巡航过程中,由于吸烟导致驾驶舱氧气面罩被烧蚀。

于是,民航局领导再也坐不住了,三令五申也止不住?那就只能放大招了,于是乎,“1号令”就此诞生!

此令的出台,终于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民航局管理者的态度——有着壮士断腕的决心,势必把之前遗留的不良作风纠正过来。所以各航空公司也马上开始跟进,民航驾驶舱禁烟,已形成不可逆的大趋势。

看到有其他媒体说,年1月22日才开始全面禁烟,其实这个说法有误。因为《飞行运行作风》咨询通告已经明确:从年5月7日起,就全面禁烟了。新的1号令是民航局对待驾驶舱吸烟行为态度的重申,以及各公司管理该行为办法和处罚措施的指导性意见。

抽一支烟的代价有多大?

这些规定一出,相信很多人再也不敢在驾驶舱吸烟了。因为代价太沉重。既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又会为自己和身边的同事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网上有大量关于吸烟有害健康的资讯:

吸烟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医学临床研究统计显示,死于肺癌的病者中,九成是吸烟人士;

吸烟大大提高了心脏病发病的机率。香烟中的尼古丁及一氧化碳会影响心脏机能,吸烟者患心脏病的机会比不吸烟者高三倍。同时如果你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胆固醇过高,吸烟更会加速冠状动脉硬化,形成冠心病;

吸烟也会大大提高患上其他多种疾病的危险,如咽喉癌、口腔癌、胃溃疡等。

有许多烟民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觉得自己反正已经抽烟这么多年了(有些甚至抽了几十年了),就算戒了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无论任何年龄的人士,戒烟对于改善他们的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戒烟利人利己。

再说说对个人经济方面的影响。

大家可能都还没有意识到,停飞一年是什么概念?

大家来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里面第条:飞行人员未按本规则规定履行职责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吊扣执照一个月至六个月的处罚,或者责令停飞一个月至三个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通常局方是用这条规定来处理事故症候人员的责任人的。而什么样的事件算是事故症候呢?给大家随便举两个例子看一看。

年12月刚刚颁布的最新版事故征候的标准:

“1,起飞或着陆中,冲出、偏出跑道或场外接地”属于严重事故征候。

“2,飞行中,遭雷击、电击、鸟击、冰击、雹击或其他外来物撞击造成航空器受损。”属于一般事故征候。

只有类似这类型的不安全事件发生,处罚通常是才是“吊扣航线运输执照6个月以上”。

而现在,你只要胆敢抽上一根烟,停飞12个月,第二根直接停飞三年,影响有多大?大家自己算算。

上面的例子还算没造成影响的,一直以来,局方对技术造成的失误,还是给予很大的理解的,但是由于违纪、违规并造成后果的事件,这个可一直没有处罚上限。

比如之前某航航班因副驾驶抽电子烟导致客舱氧气面罩脱落违规继续违规飞行的事件里,有其他业内媒体号算过,一根烟至少万,我觉得根本不止:

两次事件中,当事机长的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和商用驾驶员执照,当事副驾驶的商用驾驶员执照都被直接依法撤销。就是说两人以后从事商业飞行的资质都没了,按照他整个人生职业来算,至少-万不见了。

所以,如果后果严重,就会像上文提到的两名飞行员一样被局方吊销驾驶执照,这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孰轻孰重,大家自己掂量掂量吧。

突然戒烟到底好不好?

戒烟肯定是好事儿,但是突然戒烟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当然有!我们必须看到,飞行队伍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烟民的。对于一些有长期吸烟习惯的人,突然戒烟,会不会引起身体上的不适从而导致飞行状态差?答案是肯定的。

随手百度一下,戒烟的早期戒断现象如下:抑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身体不适。

同时,戒断症状会在停止吸烟数小时后出现,尤其是在戒烟初期14天左右表现最为强烈,之后会逐步减轻,直至消失。

人与人之间本来又存在个体差异,适应能力就有强弱之分,在戒烟期间如何做好这些人的保障工作以确保他们能够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是各个航司必须要考虑的课题。政策虽好,也要注意控制节奏,毕竟对于安全来说,不能因小失大。

如果你打算开始戒烟了,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举报?未予制止?还是劝阻?

另外,最近这几条通知里,最让笔者担心的,其实是这样一条:

“今年凡接到举报,违规人员和不阻止的人员将会受到严厉的行政处罚。”

首先,举报、虽然是中性词,但可以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微妙,因为谁都知道举报是什么意思,我想每个人也都害怕被人打“小报告”吧?

机组之间,在我眼里就像是一个团队,这个飞行团队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机组成员共同将旅客及货物送达到目的地,才能实现保证航班安全的共同目标。

大家本来是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但是突然有一天,政策要求大家互相打“小报告”了,而且你不主动举报,被发现了,还要接受处罚。这多多少少都让人感觉有点不舒服,有可能会影响团队的内部团结,引起互相猜忌。而每个人如果都只想着自身的利益不被侵害,那就不是团队,而是团伙了。

所以,依笔者看,举报、打小报告、互相猜忌这种事儿,会给团队的协作精神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从用词角度,笔者更欣赏东航的“安全红线”和局方“1号令”里面的话:

“同时对于发现吸烟行为但未予制止的其他飞行机组成员,暂停派遣不少于半年。”

“对于未对驾驶舱内违规吸烟行为进行劝阻的其他飞行机组成员,处以暂停运行6个日历月的处罚。”

文中的“制止”,“劝阻”这两个词,笔者认为这两个词,用的更为准确及恰当。

为什么之前有很多的无后果的违章违规行为都没有人站出来指出来?因为人的本能都会选择趋利避害,你的无后果违章行为,没有影响实际的安全时,一些人就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是一种为人处事方式么。

而发现了问题,却未予以制止或劝阻的,局方和公司“定打不留情”的规矩一出,大家的身份就转变了:你不再是一个旁观者,因为这个事儿跟自己有关系了,不劝阻别人的违规行为,不但你会被罚,而且他会被罚的更重。

所以,如果我制止你,那其实是在帮你,同时也是在帮助我自己。将旁观者效应降到了最低。

同一个事件所呈现出的三个通知,其内容给人的感觉却大不相同,中华的文字真是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啊!把举报,报告这种背后管理,换成当面劝阻的正面管理,明显更加合适。在这里给所有政策的制定者和文件的起草者们点个赞,你们制定政策辛苦了!

写在最后

航司开始了严抓,局方也有了明确的态度,车轮已经无法再倒回了,大家要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政令都已经下来了,那么与其被迫执行,不如主动配合。

在这里也呼吁大家,互相帮助,齐心协力,还给大家一个空气清新、团结向上的驾驶舱!

作者/小鲁机长

排版/一把葱

本文为e起飞民航交流平台(ID:eachfei-calpa)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章部分图片/视频源自网络,如对版权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事故解读?

狮航MAX

几乎五机相撞

英雄女机长

机翼起火

大角度撞地

复飞失败

?知识分享?

高空辐射

滑水

真假火警

低温修正

冻雨

风挡检查

雹击

?新技术?

HUD答疑

PBN最新AC

RAIM预测

90米起飞

地面监控

0米落地

?政策解读?

九图读懂R5

云执照

低能见训练

最低油量

紧急通讯

旅客供氧

?安全提示?

跑道侵入仅千米

舵别乱蹬

作风?作风!

差点冲进海

燃油决策

5.5G落地

?安全思考?

海底捞逆袭

QAR处罚

违章怎么管

管理体制

QAR还是SOP

囚徒困境

?其他?

中国英雄机长

波音的回击

民航最暖视频

为你打气

管制员的工作

机长作诗

欢迎投稿,稿件主题请注明"投稿",

发送至邮箱:efeixie

eachfei.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11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