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整顿风暴之下机构静待靴子落地,家

暑期将至,教培机构却噤若寒蝉。

“年初是休克装死,现在是断臂求生,都不知道下一步打哪。”在某辅导机构工作快一年半的助教老师张明告诉电脑报,自己是在去年6月在线教育疯狂人海战时被高薪吸引而来,今年3月听到监管消息之初还以为可以喘一口气,现在却只剩迷茫,“不知道下一个解散的是不是我这个部门”。

1.监管升级,资本离场

和张明同样不安的是整个教培行业。自全国“两会”上教育话题频上热搜、“双减”意见出台以来,一场针对校外教培行业的整顿风暴汹涌而来,时至今日并无减缓之意。

五月开始,监管层进一步收紧。先是北京海淀市场监管管理局发布《教育培训行业广告发布重点内容提示书》,首次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广告投放制定出标准;而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学费及存管作出明确要求。再加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教委对几个课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的不断“敲打”,针对校外行业的强监管逐渐成型。

在15家校外培训机构因虚假广告等原因被处以罚款万元之后,市场又迎来了监管主体的“升级”。6月15日,教育部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主要负责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培管理工作,拟订校外教培规范管理政策。

这也被视为一个有力信号——依赖行政处罚的运动式监管后退,常规化事前监管体系逐步走上前台。“在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前,教培行业长期面临教育部门和工商部门的共同监管,遇事互相推诿也是常事。”一位教育行业人士表示,此前,关联校外教培机构管理的机构主要为基础教育司下的校外教育与培训监管处,以及发展规划司下的民办教育处,此次从“处级”上升到“司级”,释放出监管主体和监管工作明显升级的信号。

“如果能确定合理、清晰的教育备案审查制度,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进行细化,对市场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毕竟有标准可依总比摸石头过河可靠。”西南地区一家培训机构分校负责人郑学敏预测道。

但资本却仍没停下离场的脚步。随着新未成年保护法实施、教培行业监管政策不断出台、裁员不断等利空消息不断释出,教育领域中概股接续下挫。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消息一出,教育培训股立即出现新一轮的跳水。截止到6月17日凌晨,教育股龙头企业好未来每股收盘报收于23.97美元,单日暴跌16%;新东方每股收益报收于8.37美元,单日跌去12%;。

随着监管收紧,好未来等企业股价走向滑铁卢(图片:东方财富)

今年一季度,教育中概股就曾遭到机构大笔减持或清仓。高瓴资本直接清仓好未来和一起教育;老虎环球基金同期清仓相关投资项目;景林资本则已减持77.6%的好未来持有数。

“这在年还是不可置信的事情,”一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12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