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小树
撰文
申敏
在经历去年影视寒冬后,大家都寄希望于开春能有新气象,可是驱散不去的阴霾仍旧笼罩在每个影视从业者的头顶。近日,杨烁因万天价片酬导致剧组停工的消息再度缩紧了限薪令的紧箍咒。让本就备受煎熬的影视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寒意更浓。
限薪令铁律下,演员、经纪人、制片方、选角公司因立场不同呈现出迥异光景。金字塔底端有人丢了饭碗、纷纷改行,中部的幸存者则躲在避风港、得过且过,就连顶端的人也多少受到波及、低调行事。与“弱势群体”自顾不暇的萧条相比,掌控话语权的平台方在强势地制定和执行规则,重塑影视行业秩序。
这场政府相关部门重拳出击的肃清行动中,谁受牵连最大?谁能明哲保身?限薪令的蝴蝶效应下,演员成为“高危职业”。烹小鲜就此采访了执行经纪、制片人、选角公司负责人、上升期艺人等多位行业从业者,试图揭开冰山一角下绝境求生者的生存现状。
演员片酬万封顶,靠谁卖片谁拿大头
某影视公司资深制片人给我们粗略统计了几组数据:年10月的全国组讯约有个,年10月骤减为-个,年10月再度减少至个左右。截至今年4月,只有大约60个组讯。
短短两年半,剧组数量断崖式下跌,影视行业接连重创的主要导火索皆为演员。年流量盛行、电视剧天价片酬与演员德不配位成为行业顽疾。年9月22日,相关部门开始整治乱象,下发《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明确指出在电视剧和网剧的制作里,全部演员片酬不超过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接着年8月11日,优爱腾联手正午阳光、华策影视等六家头部影视公司发表《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表示九方采购或制作的所有影视剧,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万元人民币,其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万元人民币。
从官方到民间组织,限薪令逐步升级,加上年10月范冰冰税务事件的靴子落地,演员成为重点监管对象。作为影视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演员片酬的被迫下调,直接影响到影视上中下游从业者的存亡。
开机的新剧少,意味着僧多粥少,演员开始降级找活。一线演员接二线演员的戏,二线演员接三线演员的戏,逐级往下,最终压缩的是最底层演员的生存空间。
今年春节后,负责某新人演员的执行经纪开始了跑组的征程。带着厚厚一沓演员资料,真正能发出去的寥寥无几。由于演员资历新,没有代表作背书,人脉资源又不过硬的执行经纪几乎处处碰壁。即便想方设法加了演员副导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