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糖尿病足防治进展第五部分

中国白癜风医院 http://www.paisufa.com/

糖尿病足防治进展(第五部分)终极篇

你知道吗?糖尿病对健康的威胁往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一系列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其中一种。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严重可致残、致死,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因此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糖尿病足防治进展的知识(第五部分),也是本次糖尿病足系列讲课的最后章节,欢迎大家学习阅读。

图1、2是典型的合并下肢缺血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1)足部轻微外伤:对于糖尿病患者,轻微足部外伤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以75%的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无菌纱布包扎,不要用红汞、龙胆紫等处理伤口,妨碍观察伤口,也不要在伤口上撒药粉。

2)自发性大疱:可能因为周围神经病变发生自发性大疱,患者感局部烧灼样疼痛。小的水疱,通过患者制动休息,避免感染,有时可用无菌针头刺破水疱,让水疱中组织液流出,继续保持疱皮在原位,几天后可自愈,大的水疱,尤其是合医院处理,否则会发展到坏疽。

3)伤口不能只看表面: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即使外伤也不感到疼痛,出现感染后才发现,往往已发生骨髓炎或蜂窝组织炎,均需进专科医治。

4)溃疡伤口持续不愈合:足溃疡伤口持久不愈合,即使是浅表伤口也提示可能有骨髓炎,只有清理坏死骨组织,才有可能治愈伤口。

5)不典型感染溃疡: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合并感染时,可以没有典型的感染症状,如发热、血象异常等,溃疡周围也无红肿热痛,原因是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局部组织缺血,免疫力低下,仅表现为分泌物变粘稠、色浑、量增加,有特殊气味。患者可出现血糖突然升高、虚弱、伤口疼痛等,足部分泌物呈黄色甚至绿色,原本鲜红的肉芽组织水肿,没有光泽,污秽。当分泌物似污泥状,出现恶臭时常常提示多种细菌感染,尤其是革蓝阴性菌,甚至厌氧菌感染。需多科室协作处理。

6)缺血性足溃疡:面积不大但治疗难奏效。溃疡的特点是溃疡基底肉芽肿织苍白、触之无出血,溃疡周围组织色泽苍白或暗紫,溃疡边缘坏疽足部动脉、胫后动脉搏动不能触及。医院诊治。

7)足部胼胝:一些患者足部长期存在胼胝(过度角化组织)无需处理;但糖尿病患者的胼胝不是伤口愈合的瘢痕,而是糖尿病神经病变造成的角化过度增生,以致出现足底角化组织区域压力异常升高,这是发生足底溃疡的高危因素,或出现胼胝内溃疡组织,难以愈合。胼胝是无活力的组织,清除后健康组织才有生机。另外这类溃疡又被称为神经性溃疡或压力性溃疡,患者必须制动减压(如不走路、穿特制的减压鞋具),才能使溃疡愈合。

8)夏科关节病:是相对少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伴有压力性溃疡,发病因素主要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这类相当困难,但预防和早诊断该病并给予制动、矫形等措施,有助于防止糖尿病足溃疡和降低截肢率。夏科关节病通常在50~60岁发病,80%患者至少有10年糖尿病病程。临床上接诊足踝部肿胀、合并周围神经病但下肢供血良好的患者,应加以转诊并排除夏科关节病。

为何这两例糖尿病足病患者结局截然不同?解放军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内分泌科——石鸿雁朱平徐樟荣

病例1,患者男性,68岁。2型糖尿病史22年,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病史11年,冠心病史16年,15年前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1年前行冠脉支架置入术,8个月前行冠脉支架置入术。3年前有脑梗死病史,目前遗留左侧肢体麻木。反流性食管炎病史2年。目前预混胰岛素1日2次+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3医院行左足拇趾嵌甲治疗后出现直径约牙签样大小破溃,给予“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未见好转,拇趾逐渐出现红肿,局部换药、抗感染治疗仍未见好转,窦道较前变深,来院就诊。

查体:双下肢轻度水肿,右下肢为著。双足干燥,左足前掌及拇趾红肿,可见直径约牙签样、深约1cm窦道,可见脓性分泌物,痛感明显。双足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右足干燥,无破溃,足背及胫后动脉未触及。

诊疗经过:2型糖尿病足病伴感染(右Wagner2级)、周围血管病史、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脑梗死后;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入院后给予制动、局部换药、抗感染、改善循环、扩血管药治疗后,患足明显好转,干燥,无明显破溃及分泌物。治疗14天后出院。

病例2,男性64岁。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10年,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1个月前患足右足拇趾出现皮肤破溃,医院诊断为甲沟炎,建议转诊治疗。患者未予重视。皮肤破溃面积增大,拇趾逐渐发黑,伴有恶臭。4天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伴畏寒,喘憋及不能平卧1天,医院,诊断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予以抗感染、扩冠、利尿等对症治疗,病情稍好转转入我院。

辅助检查:白细胞23.9X/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9%,HbA1c10.6%,血红蛋白87.0g/L。C反应蛋白mg/L,ESR92mm/h,白蛋白24.5g/L,脑型钠尿肽(BNP)pg/ml,D-二聚体ng/ml。尿微量白蛋白尿.1mg/g。心电图示心房颤动。胸部CT提示双肺微结节、肺气肿、右上肺钙化灶,纵膈钙化灶,双侧胸腔积液。

查体:双下肢中度水肿。右足干燥,红肿,皮温明显高于对侧,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未触及。拇趾发黑,伴有恶臭,可见直径约1.5cmX3cm鱼口状窦道,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探及骨质。

诊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利尿、抗感染、平喘、化痰、补充蛋白治疗,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明显好转。2月6日行拇趾截肢术,2月17日、3月2日行创面清创术。目前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7~11mmol/L;白细胞8.8X/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2%,血红蛋白98.0g,C反应蛋白10.6mg/L,BNPpg/ml。右拇趾缺如,破溃面积5cmX3cm。可见跖骨关节面暴露,局部肉芽覆盖。

讨论

这2例均为今年春节前后收治的患者,都是因为甲沟炎诱发感染,都有严重的多器官损伤,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病例1是68岁的老年患者,患者接受医生建议立即住院,获得及时治疗,因此很快控制感染,共住院半个月。病例2是64岁老人,其医疗条件实际好于病例1。首次一糖尿病合并甲沟炎住院,不接受医生转院的建议,乃至大脚趾由甲沟炎感染发展至坏疽,并因不肯住院病情急转直下,出现一系列严重事件;虽然经过包括截肢在内的治疗后病情已稳定,但其最后结局如何尚不得知。从这两例年龄、病情相似的糖尿病合并甲沟炎患者的诊治经历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合并甲沟炎的处理不是小事,否则耽误治疗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发生截肢和死亡。

根据临床经验,医院或不具备多学科诊治医院,对于下列的糖尿病足病患者,应该及医院合理处理。①合并深部组织感染、骨髓炎;②严重感染,出现血象高、血沉快、C反应蛋白高、血白蛋白低;③严重下肢缺血,例如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行走距离不足m、踝肱动脉压低于0.4;④严重足畸形,例如踇外翻、胼胝。

本次糖尿病足防治系列课程就此END,请大家多多支持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6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