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代人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量增加,不健康饮食习惯加上缺少运动锻炼导致很多人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近年来,许多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而英年早逝的人,敲响了人们脑海中的警钟。据调查,全国现有1.6亿高血压患者,90%的人对血压水平不了解,95%的人对自己的心脑血管系统健康情况不清楚,60%的人缺乏定期检查和保养,每年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我国大城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明显前移,30多岁发生脑梗死、脑出血及心肌梗死的患者时有发生,尤其是20世纪末期及其以后出生的人群,其饮食习惯,工作方式及运动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为血管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得动脉硬化呢?
1、主要原因
引起动脉硬化的病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抽烟。其他诸如糖尿病、肥胖、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脾气暴躁等都会引起动脉硬化。
2、营养成因
(1)胆固醇大量摄入油腻性食物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是动脉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多,是发生冠状动脉硬化及心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油脂饮食日常饮食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如果平时喜欢吃肥腻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矿物质的摄取,就会使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脏血管病变。
动脉硬化的表现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都没有临床症状,都处在隐匿状态下潜伏发展。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胸痛、胸闷、头疼、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
随着对血管病变的深入认识,医务工作者逐渐意识到血管壁病变以及其发生发展所致的管腔病变才是心肌梗死、中风等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的基础。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动脉硬化,积极干预治疗,改善愈后,提高生存及生活质量成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