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猝死引发热议,北京急救中心专家教你

11月27日凌晨

有知名博主爆料

演员高以翔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晕倒抢救

因抢救无效死亡

得知此消息,网友们除了谴责节目中运动强度的同时,也不禁发出疑问,心源性猝死可预防吗?面对心源性猝死,我们能做些什么?

为此我们采访了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陈志:

专家介绍

陈志

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

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主任

心源性猝死的准确名称叫心脏性猝死,是一种临床死亡状态,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针对人群整体,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的死亡是最常见的。年轻人,瘦型体质导致的心脏性猝死可能是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先心病等疾病。中老年是心脏性猝死的最高危风险人群,其中预防心梗就是最主要的手段。不过,随着近年来心梗年轻化,由于心梗导致死亡的案例也不胜枚举。

有人会问心脏骤停之后通过抢救恢复了心跳,医院之后还是死亡了?

急救后恢复心跳了,病人最终成活还主要看复苏后的治疗,治疗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另一方面,实际上后期的治疗和早期的抢救的及时性、正确性、有效性也相关。如果早期的复苏有效,大脑和重要脏器它损伤的就轻,复苏后治疗就会顺利一些,如果复苏的晚,现场的措施并不太高效,后期困难就会更大,可能也会导致最终抢救的不成功。

为了提高心脏急救成功率,需要首先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如果经过了急救培训的,可以成为第一响应人,现场进行急救。抢救这种心脏性猝死的最佳时间窗是4分钟,超过4分钟以后,大脑皮层开始不可逆的死亡,超过10分钟就处于脑死亡状态,抢救成功率就极低,甚至救过来也是植物人。

正确的急救方法

第1步:第一目击者要评估现场环境是安全的

第2步:评估患者有没有意识,拍打其双肩呼唤双耳,如果不理人就可认为其昏迷

第3步:拨打急救电话,叫别人帮忙拿急救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同时进行)

第4步:从病人本身评估,一是没有意识,二是没有呼吸就可以认定其处于临床心脏骤停状态,就可以开始胸外按压

第5步: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抢救

胸外按压操作具体方法

人工呼吸的方法

陈志主任说:因为艺人高以翔是年轻人,可能由心梗以外的其它一些诱发因素导致心脏发生问题,很早的情况下,可能处于心室颤动状态,也就是心脏处于一种乱颤的状态,并不是完全停跳,但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收缩泵血。这个时候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有可能立刻把患者挽救过来,它就像一个心脏的“消防栓”,所以心肺复苏素和AED两者相结合,就能大大提高产的成功率。举个例子: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对全员都进行过心肺复苏的培训,在没有安装AED之前,他们的抢救成功率是9%,安装了AED,抢救成功率达到了52%。

面对导致心脏性猝死的最大诱因“心梗”

我们应该怎样预防?

官方科普如下

急性心肌梗死诱因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突发疾病。常见的诱因如下:

1、劳累

持续熬夜,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或心前区闷胀不适,疼痛有时向手臂或颈部放射,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有些患者无剧烈胸痛感觉,或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但其他症状会表现更加严重,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

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

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胃肠道症状

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

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低血压、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

敲黑板:记住黄金4分钟

以下为遇到“猝死”患者时,进行救助的正确方式——

第一步:先拨打急救电话,简要说明情况和所处的位置。

第二步:施救者两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5-6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次。

第三步:将患者下颌抬起,头部后仰,开通气道。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第四步:现场如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胸外心脏按压之后,立即配合使用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急救特别提示

请看陈志主任的科普小视频

最后小编想说

我们为生活全力以赴

所以夜以继日的奔波

想要成功

想要努力把握每一分钟

可人生不是短途跑而是马拉松

如果你在半路就耗尽所有的能量

那最后的荣耀,也许就遥不可及

今晚请让自己繁忙的脚步停一停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每天早睡一小时吧!

希望大家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急救常识,挽救生命!

图文、视频来源: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

特别鸣谢:北京急救中心宣传中心

部分图文素材来自于网络

京华卫生编辑部出品

THEEND

欢迎留言,我们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7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