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长年位居前十大死因,其中致命急症心肌梗塞、中风都是夺命杀手,这些急症往往都与「动脉粥状硬化」有密切关系。台湾联安诊所心脏血管内科主任施奕仲医指出,临床上发现约有3成心血管疾病患者,胆固醇虽然都在正常范围内,照了颈动脉超音波时才发现动脉已经有粥状硬化斑块,代表胆固醇正常的人也可能有动脉粥状硬化的问题。
动脉粥状硬化 内皮层慢性发炎是关键
想要预防心血管疾病,维持血管弹性是致胜关键,一般血管可分为三层:内皮层、肌肉层、外层,血管弹性改变就取决于内皮层跟肌肉层。
施奕仲说,动脉粥状硬化简单说就是内皮层生病,且脂肪斑块持续累积,使得动脉管径愈来愈狭窄,加上长期缺乏运动,肌肉层变得僵化没有弹性,长久下来使得血管硬化、狭窄,甚至阻塞的现象。若发生在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可能导致心肌梗塞、猝死等致命结果。
出现动脉粥状硬化有个先决条件,会先经过「慢性发炎」的阶段,发炎因子会导致胆固醇在内皮层开始堆积,逐渐形成动脉粥状硬化斑块。如果本身是代谢症候群的族群要特别留意,当出现有腰围变粗、血脂异常(TG上升、HDL不足)、血压上升、血糖变高,这些问题都容易造成血管内皮层慢性发炎。
动脉粥状硬化的出现并非一蹴可及,通常经过数月至数年的发展才开始显露出症状,如果内皮层已经受损出现发炎,加上胆固醇过高,很快就会加速形成。
早期不一定有症状!等到有胸痛血管已有堵塞
动脉粥状硬化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当情况持续恶化造成血管管径缩小,严重到血流受阻时开始就会有明显症状,包含胸闷、胸痛、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冒冷汗、眩晕、恶心、全身无力等。
别以为这些问题只会跟胆固醇超标的人有关系,临床已经有不少急性心肌梗塞、颈动脉狭窄的个案明明胆固醇正常,动脉中却都有明显的斑块。到底这些斑块是怎么来的?因为没有人胆固醇是零,此时体内的胆固醇「质量」就是影响关键。
一般血脂肪检查项目,只看的到好胆固醇与坏胆固醇的数值,看不出他们本身的质量,也因此约有3成有心血管疾病民众,其胆固醇并无异常。我们建议40岁以上的族群都建议做动脉粥状硬化进展分析,从抽血指标中得知该怎么改善生活。
施奕仲说,如果发现坏的胆固醇特别坏时,除了降低数值,可以遵循医师指示适量补充抗氧化剂,例如维生素A、C、E、茄红素、胡萝卜素、姜黄素、花青素等植化素,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助于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因为自由基就是让坏的胆固醇变更坏的元凶之一。
另外,日常生活中,维持适当体重、避免腰围超标、戒烟、养成规律适量的运动习惯、保持正常血压,都是维持良好心血管健康的好方式。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