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oftheWeek大动脉炎

CaseoftheWeek

患者女性,49岁,职业农民,从事体力劳动;因“劳累后言语含糊2年余”入院。

现病史:年起患者劳累后出现言语含糊,无头晕头痛,无四肢乏力、活动障碍,无黑矇、恶心呕吐等,休息数秒钟可缓解,发作频率约2周一次。医院查头颅CT示腔隙性脑梗死,予阿司匹林0.1gqd口服治疗,患者不规律服用药物,仍有上述症状发生。-05-03患者再次劳累后言语含糊,伴流涎,医院查MRI示两侧半卵圆中心区腔梗,两侧颞顶叶软脑膜异常信号;继续予阿司匹林0.1gqd口服治疗。-08-25至我院门诊就诊,弓上CTA示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局部闭塞;双侧颈总动脉全程重度狭窄、闭塞;左侧椎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提示大动脉炎。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查体:神清语利,对答切题,皮层功能正常。伸舌偏左,咽反射减弱,余颅神经(-)。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针刺觉振动觉正常。双侧指鼻试验稳准,跟膝胫试验稳准。双侧hoffman(-),双侧Babinski(-),左掌颏反射(+),直线行走完成可,闭目难立征(-)。颈软,脑膜刺激征(-)。左侧桡动脉不可触及,右侧桡动脉搏动可。

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88g/L;红细胞压积30.3%;平均红细胞体积67.6fL;

抗核抗体:着丝点1:;抗着丝点抗体:(+)阳性;余肝肾功能、电解质、出凝血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

动脉血流描记和四肢节段测压:右侧肱动脉收缩压mmHg,左侧肱动脉收缩压72mmHg。

心超未见明显异常。

图1.弓上CTA示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局部闭塞;双侧颈总动脉全程重度狭窄、闭塞;左侧椎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提示大动脉炎

图2.头颅MRI示脑内少许腔隙缺血灶

图3.全身动脉血管成像MRI示双侧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近段重度狭窄近闭塞,左侧椎动脉V1段为著重度狭窄,符合大动脉炎)

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抗核抗体1:;抗着丝点抗体:(+)阳性,请风湿科会诊,考虑大动脉炎可能,完善细胞免疫、淀粉样蛋白A、狼疮抗凝物检测均正常;行DSA术(见图4及视频1)可见双侧颈总动脉闭塞,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右侧椎动脉向左侧椎动脉有明显逆向代偿供血,双侧椎动脉在V2上段水平通过侧枝代偿供应双侧前循环;考虑头臂干动脉大动脉炎,予以阿司匹林0.1gqd+氯吡格雷75mgqd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转入血管外科行左侧锁骨下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置入术(见视频2);术后左锁骨下动脉血流通畅,支架形态良好,远端椎动脉正向血流。

图4示主动脉弓造影

视频1示右侧椎动脉造影

视频2示左侧锁骨下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置入术

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Takayasuarterifis,TA)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肺动脉动脉也可受累。多发于年轻女性,30岁以前发病约占90%,病因尚不明确。

分型

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

(1)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头部缺血可出现头痛、眩晕、记忆减退,甚至抽搐、偏瘫或昏迷。锁骨下动脉受累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无力、酸麻、发凉,甚至肌肉萎缩,颈动脉、肱动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部或锁骨上窝可听到Ⅱ级以上收缩期血管杂音。

(2)胸主、腹主动脉型:出现肾性高血压,尤以舒张压升高明显,下肢出现乏力、发凉、酸痛和间歇性跛行,脐上部或侧部可闻及血管杂音。

(3)广泛型:具有上述两型特征,但病变广泛,部位多发,病情一般较重。

(4)肺动脉型:出现心悸、气短、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和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诊断标准

采用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标准:

1.发病年龄≤40岁;

2.肢体间歇性运动障碍:活动时1个或多个肢体出现逐渐加重的乏力和肌肉不适,尤以上肢明显;

3.肱动脉搏动减弱:一侧或双侧肱动脉搏动减弱;

4.血压差10mmHg:双侧上肢收缩压差10mmHg;

5.锁骨下动脉或主动脉杂音:一侧或双侧锁骨下动脉或腹主动脉闻及杂音;

6.血管造影异常:主动脉一级分支或下肢近端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常为局灶或节段性。且不是由动脉硬化、纤维肌发育不良或类似原因引起。

符合上述6项中的3项者即可诊断本病。此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0.5%和97.8%。

本文中该患者左侧肱动脉搏动不可触及,双上肢收缩压差值10mmHg,血管造影示双侧颈总动脉闭塞,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符合大动脉炎诊断标准。

治疗

早期可使用激素治疗,防止病情进展,无效或复发者可加用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成形术可用于治疗肾动脉狭窄及腹主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等;颅内外血管吻合术对缓解颈动脉或椎动脉缺血有益。

参考文献

1.HatriA,GuermazR,LarocheJP,ZekriS,BrouriM.ArtéritedeTakayasuetathérosclérose[Takayasusarteritisandatherosclerosis].JMedVasc.Sep;44(5):-.French.doi:10./j.jdmv..07..EpubAug7.PMID:.

编辑:王张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yh/8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