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头晕警惕脑供血不足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头晕、头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经历,大多数人遇到这种问题,都会简单地认为是没有休息好的原因。其实,正在经历这些的人们或许存在着脑供血不足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反复头晕、头痛或为脑供血不足症状

脑供血不足在生活中十分常见。生活中有很多人,反复出现头晕,头痛,头脑不清醒,视物不清,耳鸣,心烦,记忆力减退,舌麻,唇麻,肢体麻木无力,失眠多梦或暂时的吐字不清,嗜睡等症状,往往是由于大脑慢性、长期的血液供应减少,也就是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结果。

近年来,人们脑供血不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数据显示,中老年人群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患有脑供血不足。原因在于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逐渐下降,因此只要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然而,脑供血不足其实并非中老年人群的专利。由于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加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人群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甚至10多岁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就可能出现脑供血不足。不过,与中老年人不同,年轻患者出现脑供血不足多数是因为颈椎压迫引起。这一人群,虽然脑供血不足症状没有中老年人严重,但长此下去,未来健康状况无疑更令人忧虑。

脑供血不足易导致脑梗等严重后果

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血液供应足够,大脑才能正常活动。大脑血液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功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性变化,因此,保持连续不断的、充足稳定的血液供应对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发现,脑供血不足会导致脑动脉硬化——当脑血管发生变化以后,可出现斑块,血管变窄,或者弹性减退,影响到大脑的供应,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梗塞和老年痴呆症疾病的发生。比如,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就有可能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塞。根据相关数据,目前在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脑病的疾病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2%。此外,脑供血不足还与高血脂,高血压,低血压,心血管疾病,颈椎病,糖尿病,抽烟等因素有关。因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一定要对脑供血不足加以重视,及早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

固元补髓汤采用健脾利胃、扶肾生髓法治疗此病,有效地改善了共济失调的症状。所用的方剂为自拟的固元补髓汤。固元补髓汤是由几十种中药材经过筛选、提取、浓缩等加工而成的汤剂,具有调节脾胃,补肝益肾,气血通络,营养神经的功效。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是精髓聚会之处,正因为肾精化生脑髓,从而保证脑神之用。脾为后天之本化生输布气血对脑髓起濡养作用。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医生熟练运用中医理论遵循“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之理,肝、脾、肾并治。

共济失调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为特征的疾病。导致痿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久病等均可致病。基本病机是肺胃肝肾等脏腑精气受损,肢体筋脉失养,如肺热津伤,津液不布;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辨证主要分清虚实,明确病位。治疗虚者宜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实者清热化湿,祛痰活血。要重视"治痿者独取阳明",调治脾胃。临床区分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亏虚、肝肾亏损证辨治。

第一步/健脾利胃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运行津液,输送水湿,统摄血液。与现代医学所指的消化系统功能相似,并有调节体液和管理血行的作用。脾胃主运化,饮食入胃后,由脾消化吸收,化精微为气、血、津液,然后运送供养全身同时把代谢生产的水湿运行排泄到体外。脾气能管理血液,使其循经脉而运行。健脾运胃,可帮助身体根本改善吸收,让人体能够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脾主运,而胃主纳。脾主升,使饮食精微转输上承,分布营养全身;胃主降,使饮食下行,便于进一步消化、吸收及排泄。胃是受纳、腐熟和消化饮食的器官。两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健脾运胃,气血畅通,清浊化瘀,恢复肌肉充盈,机体活动有力。

第二步/清心舒肝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筋,主疏泄。类似现代医学所指的肝脏、神经系统及某些内分泌的功能。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当人在活动时,肝内血液运送分布到全身;安静时大量血液回流贮藏于肝。筋要靠肝血的濡养才能活动。肝主疏泄,疏泄是指肝对情志和某些内脏功能活动有调节作用。不宜抑郁,如过度和持久的精神刺激,可致疏泄功能失常。熄肝风,降肝火,会使人的精神气息更加利于身体营养吸收转化。

第三步//补肾填精

肾主藏精气,司生殖,主骨,生髓,蒸化排泄水液。与现代医学所指的生殖、内分泌和泌尿系统、骨骼的功能有关。藏精气,肾的精(阴)气(阳)是人的“先天之本”,肾阴又称肾水,肾阳又称命门之火,与生长、发育、生殖密切有关。肾是其它脏腑的根本,维持脏腑正常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主骨、生髓,养脑,肾的精气充足,就能长骨、生髓,上输养脑。肾虚则骨、髓、脑不足,可致智力迟钝,动作缓慢,小儿骨软,成人腰酸、骨痿、眩晕、健忘。开窍于耳,肾的精气虚,可以引起耳鸣、耳聋。补肾纳气,滋养肾阴才是根本。

辩证分型

1、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神疲倦怠、腰膝酸软,毛发焦枯,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或沉细。治宜滋补肝肾,填精健脑。药用:熟地、山萸肉、制首乌、龟板、枸杞子、桑葚子、远志、菖蒲、怀牛膝等水煎服。失眠多梦者加枣仁、龙骨、牡蛎;偏瘫加黄芪、全虫、地龙;肢冷较甚加肉桂、附子。

2、气血不足,脑髓失充型: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少华,倦怠流涎,失眠纳少,肢体麻木,表情呆滞,喜静恶动,短气懒言,舌淡苔薄,脉细缓。治宜补气养血,益智健脑。药用: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山药、黄精、黄芪、龙眼肉、酸枣仁、紫河车、益智仁等水煎服。颈硬胀者加葛根;大便干结加女贞子、草决明。

3、阴虚火旺,脑髓消缩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颧红咽干,眩晕耳鸣,两目干涩,皮肤干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滋阴降火,补髓健脑。药用:黄柏、知母、生地、丹皮、元参、女贞子、枸杞子、龙骨、牡蛎、生铁落等水煎服。震颤加龟板、鳖甲;腰膝酸软加杜仲、山萸肉;神呆者加菖蒲、远志。

总结:北京唐仁堂中医李艳波医生根据古代经典名方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不断潜心研究,根据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理论治疗经验配以三补结合即“固元补髓汤”来治疗共济失调,逐渐被广大共济失调患者认可并接受。

作为一名医生,李艳波医生的医德值得赞扬。在为患者治病时,对症下药,仔细查看病人状况后为其开出符合他自己的药方。对于什么病情的患者开什么样的药,不会因为价钱而不给病人不开药治疗,不会因为患者态度不好不给治疗,不会因为一切原因而拒绝病人治疗;第一病人治病是看效果,第二是治疗过程,第三是治好病。

感谢各位患者的信任:

  李艳波医生每周日(固定)、每周二(随机)出诊。

     预约或咨询请拨打统一

  

(工作时间早八点至晚九点)

——若您实在无法当面来诊,欢迎扫描下方中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yh/8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