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T和MRI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普通人或者老年人在体格检查或出现头昏、头晕、头痛等症状时的常规检查,临床上可以发现很多人做了检查后影像报告为:颅内某部位可见梗死灶(有时还是多发的),这一下子有些担心了,也有些疑惑:我从来没有发生过「卒中」,怎么会出现「脑梗死」呢?有没有什么危险,是否还会出现新发脑梗死呢?是否需要治疗?像这样没有明确中风发作病史,而在影像学检查(比如头颅CT或者MRI)中发现病灶的脑梗死,叫做静息性脑梗死(silentbraininfarction,SBI),国内通常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说是无症状,其实并非完全无症状,而是症状没有引起病人的重视,或者症状没有严重影响生活从而被忽视了,比如病人可以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没法集中、情绪改变等症状。哪些人是无症状脑梗死的高危人群?无症状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患病率约为8%-28%,是有症状性脑梗死的10倍。年龄越大,患病率也高。此外,吸烟,“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有颈动脉狭窄、心血管疾病(如房颤、冠心病、心肌病等)、慢性肾脏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抑郁等慢性疾病人群均为无症状脑梗死发生的高危人群。无症状脑梗死,背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无症状性脑梗死(SBI)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多,每增长1岁,患病率增加0.3%-3.0%;且多种因素可促进SBI的发生。SBI与症状性脑梗死均是以广泛的脑动脉硬化为病理基础,因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大致相同,如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另外,颅内或心脏手术等也可能增加SBI的发生风险。颈内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SBI进展有显著相关性,它可以成为预测脑部缺血性损伤的一个重要的高危因素。SBI实质是脑组织发生损伤的一个窗口,可以看出脑的易损性,背后的脑血管问题,应该警惕。无症状性脑梗死危险吗?无症状脑梗死,可能会逐渐加重。研究表明,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发展为中风的概率是健康人的2倍,5年的症状性脑梗死的累计发生率高达3%-10%!此外,无症状脑梗死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如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同时合并无症状性脑梗,则会存在更明显的神经功能损害,认知功能损害也会更严重。特别提醒:如果老年人出现性格改变、情绪淡漠、头晕、肢体麻木、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抑郁等症状,应当考虑到无症状脑梗死的可能。面对这样的患者,应当就诊行颅脑CT或MRI检查,并进行适当的评估。如诊断为无症状脑梗死,则应按症状性脑梗死对等治疗。对于非急性期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则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做好二级预防,改良生活方式,减少未来可能的病情加重或卒中复发。
专家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官方预约咨询挂号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yh/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