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现场直击医院疏通ldq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走高。

青岛电视台QTV-2

首播:周六09:30

重播:周二09:30

周五09:30

《手术现场直击》医院——

疏通“生命之河”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手术

前不久,80多岁的王女士腿部开始疼痛发凉,并伴有脚部发麻的症状。起初王女士及家人都认为这是老年病,随着时间推移,病情逐渐恶化,家人赶紧带她来到青岛市医院就诊。因为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家属先带王女士去骨科就诊,听取了医生的建议,他们来到血管外科。陈允惠副主任医师立刻为王女士做了详细的检查,并做出了初步的诊断。“患者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诊时脚部的病症已非常严重了,整个脚都是潮红色的,有明显的触痛,存在坏死的危险。”陈允惠介绍,患者如果不立刻接受治疗,可能短期内会出现坏疽的情况。一旦出现坏疽即使接受手术,也可能面临着肢体缺失的后果。

在判断了患者的情况后,青岛市医院东院血管外科主任李大林带领全科进行了详细的病例讨论及分析,针对王女士的病情制定了一套适合老人的手术治疗方案。由陈允惠医生主刀,成功完成血管腔内微创手术,该手术除了创伤小、恢复快外,还避免了腔内的支架植入,可规避支架内再狭窄、内膜增生等并发症。

“过去,想要完成血管腔内的手术例如主动脉瘤,是需要全麻开刀的,一台手术需要四到五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且患者的术后恢复也比较慢。现如今微创治疗的创伤更小,恢复较快,特别是针对无法进行传统手术的高龄高危病人来说,微创手术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希望。”李大林介绍。王女士接受微创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血管外科技术和耗材的不断革新,使得腔内修复治疗的“禁区”不断缩小,很多高风险手术告别“巨创”,走向“微创时代”。目前,血管疾病所引起的并发症种类繁多,广大市民一旦出现下肢疼痛、发凉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解读专家

李大林

青岛市医院东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国际血管联盟下肢动脉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创伤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外周血管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血管外科疾病的研究与诊治,专长于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颈动脉瘤、颈动脉体瘤、内脏动脉瘤、肢体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及闭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血管畸形、血管瘤、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血栓、肠系膜血管疾病、急性动脉栓塞等疾病的诊治,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坐诊时间:

周二上午(东院)

(医院东院)

手术专家

陈允惠

青岛市医院东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曾到美国克利夫兰诊所血管外科进修学习,山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外科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从事血管外科10余年,擅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下肢静脉曲张、主动脉瘤、颈动脉狭窄等血管外科疾病的微创治疗。

坐诊时间:

周四、周五上午(东院)

本期编导:桑巧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yh/9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