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看一张生动形象的图片。
这是巨噬细胞在损害的血管壁变成泡沫细胞
再继续看一张。
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当我们一说到心脏病、血管阻塞、有动脉粥样硬化老人一听到就害怕,很多的骗子会告诉你,吃了什么东西,就可以清理血管垃圾。
但实际上,血管里根本没有什么垃圾,真正让血管阻塞的是上面这些东西。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很多,年龄因素、补钙、当然,还有炎症反应,还有的高血糖等等。
目前来说,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在盯着一些指标,如胆固醇,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等。
但实际上,比血脂高更可怕的是高血糖,给大家分享一个医院的研究。①
医院找到了位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梗患者,为病例组。
有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分析对照了他们的血脂和糖化脂蛋白的水平,研究了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和他们血糖水平的关系。
得出研究结论:高血脂并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而高血糖和糖化低密度脂蛋白(高血糖引起的)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因。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产生的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我们知道,吃了米面糖等高碳水化合物,会转化成为葡萄糖,进入到血液中了,血糖会迅速升高,胰腺就会大量的分泌胰岛素来降血糖。
长期大量的吃高碳水化食物,就会让胰腺产生更多胰岛素去降血糖,时间久了,降糖的效果就差了,胰岛素就会抵抗(不干活)了。
实际上胰岛素抵抗不仅和糖尿病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它与心脏病之间也有很强的相关性。
一旦发生胰岛素抵抗,会干扰血管内膜细胞(内皮、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和巨噬细胞)上的胰岛素信号的传导,继而导致炎症和血脂异常。
炎症还会引起血管壁内膜的炎症和LDL持续被发生氧化,然后巨噬细胞吸收了被氧化的LDL后,形成了泡沫细胞。
当泡沫细胞在血管上粘的多了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慢慢形成了。
再持续下去,就演变成了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有了胰岛素抵抗,是如何伤害血管的?身体的胰岛素抵抗是我们慢性病的源头,因为它能从很多方面影响身体代谢,伤害到我们血管的内皮细胞。
具体是从以下几个方面:②
→产生了更多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在肝脏当中,IRS-1(胰岛素的受体底物1)/IRS-2(胰岛素的受体底物2)会激活磷脂酰肌醇3(Pl-3)激酶、磷酸化PI,PI-4与PI-4,5,并会介导葡萄糖转运和糖原合酶。
但在胰岛素抵抗下,会出现到IRS-1和PI-3-激酶活化的磷酸化受损,进而导致了葡萄糖和蛋白质分解代谢受损,以及身体骨骼肌糖原合成代谢受损。
我们知道,糖会与蛋白质结合会发生反应,生成了具有结构性质稳定的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这在临床是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指标。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分子会干扰ERK5的心脏保护作用,导致了氧化副产物的释放。
如过氧化氢(H2O2),进而会驱动活性氧(ROS)和自由基的产生,继而破坏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导致了内皮功能障碍。
→降低了一氧化氮合成酶(NOS)
一氧化氮合酶也是通过相同的PI-3激酶途径激活。
一氧化氮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液运行的阻力,让血液循环会更加顺畅,并减慢了动脉硬化斑块在血管壁的沉积。
而胰岛素抵抗也会中断一氧化氮(NO)的分泌,破坏细胞的蛋白,促进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水平,最终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脂代谢发生受损,损害血管壁
胰岛素的抵抗会导致脂代谢受损,并能抑制脂肪细胞中脂蛋白脂酶(FAS)活性。
导致了游离脂肪酸和炎性细胞因子(如IL-6,TNFα和瘦素)的释放与增加。
促进了三兄弟的发展:
(1)血浆中甘油三酸酯水平高;
(2)高密度脂蛋白水平(HDL)降低;
(3)小而密集的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多。
这三个兄弟会让胰岛素传导信号出现异常,导致了高胰岛素血症,并诱导了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增加了氧化应激,加剧了炎症
在高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下,就会产生慢性高血糖症,进而触发了氧化应激并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血管内壁细胞损伤。
看到这里进,您是不是觉得有点云里雾里,似懂非懂的?不明白太专业的术语,没关系,能明白大概的就行。
图片来源:soogif
要是还没理解的糖友,可直接看这个:
长期高碳水的饮食→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了高胰岛素血症→引起了血管内皮炎症损害→胆固醇对持续损伤的血管内皮进行过度修复,修复的疤痕引发血管硬化丧失弹性→进一步的引起血压升高或动脉狭窄→心梗与脑梗。
所以啊,心脑血管疾病并不是马上就患上的,都是一点一点的产生胰岛素抵抗,一点点的产生发炎,造成一点点损伤,再修复,慢慢出现的。
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就是一对难兄难弟,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先来看这个瑞典糖尿病门诊的横断面研究。③
研究共纳入到40名年龄在14-20岁之间无代谢综合征特征的青少年(包括20位1型糖尿病患者和20位非糖尿病患者)。
研究了他们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后(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和甘油三酸酯、低HDL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研究发现,尽管没有看到代谢综合征的任何特征,但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碳水化合物和脂代谢失调,却会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一项临床和尸检证据说明,也在支持糖尿病(DM)都会让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风险增加。④
还有一项是针对名(43-54岁)最初都没有心脏病的非糖尿病劳动人群进行了研究。
检测到受试者63个月的胰岛素水平。
得到的结论是:高胰岛素的水平,可能是构成中年非糖尿病男性冠心病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这些研究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冠心病之后才被诊断出糖尿病。
因为早期在长期的胰岛素抵抗下,微血管和大血管已经出现炎性损伤,不同的脏器接连的出现并发症就不意外了。
听唐医世家说:很多人是一辈子清淡饮食,也会得了心脏病和糖尿病,主要的原因是主食和糖吃多了。因为,胰岛素的抵抗会引发各种慢性病,包括了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甚至是某些种类的癌症。
基本是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胰岛素的抵抗→导致了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储存脂肪→高血脂+体脂→肥胖症和脂肪肝,胰腺上有了脂肪——加重胰岛素抵抗;
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了胰岛素效力下降(胰岛素不干活)→血糖会失控→发生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炎症损害到血管内皮→胆固醇来修复受伤的血管,血管壁上就会产生很多胆固醇修复后的疤痕,血管会硬化丧失了弹性
→等到胆固醇已经无法独立修补了,就会把钙叫出来加强支撑→巨噬细胞变成了泡沫细胞,积累形成了斑块→产生动脉粥样硬化。
像是动脉粥样硬化这类的心脑血管疾病,并不是吃油引起的,而一是吃不对的油,二是和吃过多会变成糖的食物(碳水)引起。
保护我们心脑血管的一个简单公式就是:保护血管=稳定血糖+抗氧化+抗炎。
而现代很多的人大量的吃会转化成糖的食物(如五谷杂粮、低脂食品、含糖的食品、加工的食品),血糖会飙升,引起体内发炎,就出现胰岛素抵抗。
因而,不管你是有动脉粥样硬化也好,还是患糖尿病也好,要想减少它们对身体带来的伤害,最重要的还是要要减少胰岛素的抵抗,去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通过饮食治疗需要减少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摄入优质的蛋白质和好的脂肪。
低碳生酮的饮食,不仅能帮助降低并平稳血糖,还会有助于减少体内炎症,帮助到身体抗氧化,让体内脂肪的供能。
另外一个密歇根大学研究也发现,只需低碳饮食一天,胰岛素抵抗就能下降30%,胰岛素敏感度随之提高。
因此,想要改善我们心脑血管健康,想并远离慢性病的小伙伴,可以从少吃或者不吃高碳水的食物开始。
多摄入些肉和蛋、蔬菜,以及多摄入些像牛油果、鱼、椰子油、橄榄油、黄油、蛋黄等这类的优质脂肪。
低碳饮食治疗,远离一些慢病、能从根本上改变糖尿病的进程,逆转糖尿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