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的人容易腿没力气,总是走不远,走一会儿小腿就会疼痛无力,必须找个处所坐着,歇息三五分钟往后才能继续走路,小腿痛了又需要再休息下。
他们会自认是因为老了。事实上,有一种病就潜伏在这种没力气、“走走停停”中,这就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65岁的孟先生家住在江边,酷爱钓鱼,4年前他在河边走的时候,还没走出多米,就感觉到右腿疼,因为休息一会就好了,孟先生也没太在意,“我想疼就站一会,好了再走就行了。”
4年来,这样的症状时不时地发生,并且蔓延至左腿:步行米时双下肢疼痛伴麻木感,间歇性跛行,休息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耐量逐渐下降,运动距离逐渐缩短,近几个月步行百米即有发作。
孟先生这才感觉到严重性,于是开始四处求医,医院,都是治疗费用高、治疗周期长,而且病情也并没有好转。这让孟先生有些自暴自弃,病不想看了。
家人没有放弃,辗转了解到黑医院擅长介入治疗,于是带着孟先生前来寻求治疗。介入科孙政育主任为其接诊,经检查诊断后发现,孟先生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这病与他长期吸烟及经常钓鱼长期坐着有关。据悉,孟先生是个“老烟枪”,有着40多年吸烟史,每天都要来上一包。
通过下肢动脉造影发现,孟先生右下肢动脉99%闭塞,左下肢动脉完全闭塞,如果治疗不及时后期脚部溃烂,最终只能截肢。通过一系列周密的评估,孙政育主任决定为孟先生实施球扩支架植入术。介入治疗方式,通过导丝进入主动脉,穿过闭塞段,顺着导丝放入一个球囊,把血管扩张,扩开了以后,在顺着导丝送进去一个支架,再把堵塞的血管撑开,用同一个球囊实现左右两下肢动脉支架介入,两侧闭塞,一次解决。治疗后,孟先生正常行走,疼痛感消失。一次治疗完美解决了孟先生的病痛,不仅省时还省钱。
专家这样说
对此,孙政育主任表示,走路小腿酸疼,如果没有重视,随着病情进展还会出现疼痛,特别是在走路时,走一段就因为疼痛不得不停下来,稍微休息一会儿疼痛可以缓解,但如果继续下去,甚至在不走路的时候也会静息性疼痛,还会扰乱睡眠。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一条或数条,就要尽快就诊,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表现,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就会有截肢的后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动脉容易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如果还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同时吸烟,下肢血管阻塞症的概率都更高,而其中吸烟和糖尿病的影响最大,二者都可以使下肢血管阻塞症的发病率提高4-4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