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乔树宾研究团队发现心脏移植后,冠

医院乔树宾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对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发生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的患者往往缺血症状不典型,弥漫性闭塞病变发生率较高。冠脉介入治疗是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据报告,年9月至年6月期间,医院共进行例心脏移植手术,移植前供体心脏冠状动脉均正常。8例患者因确诊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其中男性7例。这些患者行心脏移植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42岁,术后至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时间为6.1年。其中,仅4例(50%)有典型胸痛症状,其余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恶性、头晕等而住院。药物洗脱支架成功治疗11处病变。术后电话随访,平均随访31.4个月期间,4例患者冠脉造影复查,3例患者有3处靶病变发生支架内再狭窄,2例患者有6处病变为闭塞性病变再次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未行冠脉造影复查的4例患者中,2例因心血管事件死亡。研究者指出,对于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冠脉介入治疗具有手术成功率高、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等优点。另外,他汀类药物能够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率。需要注意的是,冠脉介入治疗后靶病变再狭窄发生率仍然很高,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35%~%,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20%~56%。该研究接受冠脉造影随访的4例患者中,3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稍高于文献报道,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研究者表示,冠脉介入治疗被认为是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的一种缓解性治疗方案,并不能阻断其进展。目前,再次心脏移植被认为是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患者的唯一确切治疗方法,但再次心脏移植会增加远期死亡率。因此,冠脉介入治疗仍然是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来源:田宏伟,乔树宾,黄洁,等.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特点和介入治疗八例分析.中国循环杂志,,3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30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yhsw/11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