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粗下巴疼是心脏病预警牢记这七点,不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心脏是人体的核心供能“设备”

心肌、脉管、瓣膜就像其中的精密零件

一旦某个部位损坏

心功能就会部分失灵

甚至威胁全身健康

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心脏病猝死

读懂心脏的预警

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人体发动机

心脏常见故障

心律失常

任何原因导致的心跳过快或过慢,都属于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心慌、心悸、气短、落空感、出汗、干咳、眼前发黑、晕厥,甚至引发猝死。

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负责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硬化后,血管变狭窄,心肌便会缺血,因此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冠脉无症状性狭窄。

心肌病

心肌病分两类,一类继发于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心梗引起的缺血性心肌病,另一类是原发的,如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

瓣膜问题

心脏瓣膜是开在心房和心室、心室和大动脉之间的“门窗”,以保证血流单方向运动。心脏瓣膜病变严重时会加重心脏负担,致使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出现心衰,心脏排血减少,导致机体供血不足,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可造成猝死。

易被忽视的心脏预警

脖子变粗

脖子粗的人,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都相对较高,这些都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如果男性颈围超过39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就说明脖子较粗。

如果颈围超标,空闲时可做一些颈部操,比如前后左右点头、度旋转活动脖子等,以减少脖子赘肉堆积。

面部浮肿

正常人睡前喝水较多或晚上吃得过咸,会引起脸部水肿,注意饮食后,多会改善。

但不太正常的浮肿需要重视,例如脸形出现肿胀、脸部肌肉组织松弛、用手指压会出现压痕、压痕部位的皮肤弹不起来等变化可能预示心脏出现问题,医院就诊。

睑黄色瘤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眼部周围出现黄色小肿块(一般为米粒或黄豆大小),可能是人体内脂质代谢存在障碍的表现,也是诱发心脏病的重要因素。

呼吸不畅

爬一段楼梯就气喘吁吁,而过去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应警惕心脏问题。

躺下时出现呼吸问题,很可能是心脏瓣膜病的症状。

突然大量出汗

当你突然间大汗淋漓而没有明确原因时,要高度怀疑是心脏出了问题。

心输出量的大量减少和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会造成心脏病发作的出汗症状。

下巴疼

典型的心绞痛始于胸骨后方,患者会感到胸部有压力,这个区域有烧灼、挤压和紧绷感。

同时,臂部、脖颈、肩膀、上腹部、后背或下巴也会发生不适感。因此,不要忽视身体各部位莫名的疼痛。

嘴唇发紫

嘴唇发青发紫或唇边呈现青紫色,可能存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的心脏病问题,建议出现该症状后及时就医。

如果满脸通红,则很可能是二尖瓣狭窄所致。由于全身血压上升及血氧量下降的缘故,患者面部会出现粉紫色斑块。

改掉坏习惯,做个“好心”人

控糖减重,减轻心脏负担

我国膳食指南建议人均每天添加糖摄入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过多摄入甜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梗死,同时也会导致肥胖等疾病。

肥胖易引起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导致内脏脂肪更易分解,血脂升高。加上体内各种代谢紊乱,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心脏功能。

因此要适当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维持在18.5~24之间。

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它是医学上用来定义「肥胖」的指标:

小于18.5,体重过低;

18.5~24,体重正常;

24~27.9,超重;

28以上,肥胖。

降低血脂,保证心肌供血

血脂,简单说就是在血液中的胆固醇、脂肪等。血脂过高会导致脂肪在血管中堆积。

冠心病,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上,长出粥样斑块。若粥样斑块中脂肪太多,包裹斑块的膜变薄,引起斑块破裂内容物溢出,将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

可用燕麦代替早餐的油条油饼,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适量多吃黄豆、桂圆等含镁食物,作为人体不可缺少的阳离子,镁可协助其他汀类药物降低有害胆固醇;可适当补充深海鱼油,因其富含OMEGA-3可调节血脂;尽量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来源,如橄榄油等。

控制血压,少吃高盐食物

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的负荷加重,长此以往心脏不堪重负,导致其形态、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引起心脏病。

会增加血压,血压增高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卒中风险,尤其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更密切。

因此要降低日常生活中盐的摄入,少吃咸菜、加工肉类等食物。每人每天盐摄入最好不超过6g。

健康食物不能少

日常生活中应多吃蔬菜水果、粗杂粮,摄取多种维生素及膳食纤维。

多吃富含钾的白色果蔬,如梨、苹果、黄瓜等,维持血压平衡。

坚果可降低冠心病风险,每天28.35g坚果摄入,冠心病风险可降低9%。

不做“懒人”适度锻炼

可通过适度锻炼排解压力和负面情绪,若心中的怨气无法及时得到宣泄,就会导致身体紧张,引发血压上升,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

每天运动30分钟,可使压力缓解30%。

定期体检,掌握身体动态

每年定期体检对发现早期心脏问题十分必要。建议从20岁开始,每五年检查一次胆固醇,每两年测一次血压;从45岁开始,每三年测一次血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心脏病患者平时一定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yhsw/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