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慢就是缺钙小心血管内的大问题

上了年纪后,步履蹒跚,走路变慢,这听起来很正常,但是千万别想当然地认为是老人缺钙或者肌肉力量萎缩惹的祸,这背后的原因如果不重视,甚至可能有截肢的风险。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医院周围血管外科专家肖德宽主任说,当动脉内膜受损导致血管壁增生,血管内空间变小,再加上沉积物变多,最终使得血液无法流过闭塞的血管,远端肢体产生一系列麻胀、疼痛的缺血缺氧反应,严重时会导致下肢组织坏死、截肢、甚至威胁生命。

PROFILE

肖德宽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那么当什么样的症状出现时,我们就要警惕下肢动脉闭塞了呢?

特点1——间歇性跛行

特点是在行走约数百米至数十米后,出现下肢疼痛,通常表现为小腿肌肉的酸痛,也可以是下肢其它部位的疼痛,患者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缓解,可再继续行走,继续活动疼痛可以反复出现。

特点2——脚冷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常表现为发凉、麻木,腿部肌肉会出现痉挛,俗称“抽筋”,由于这些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很容易与其他病混淆,所以常会被病人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或是腰椎病,误诊误治,延误了自己的病情。

特点3——静息痛能

患者即使在不运动的时候仍然会有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更重,使得患者寝食难安,精神紧张。这个阶段患者必须赶紧积极治疗,否则就会进入疾病晚期。

肖德宽主任提醒: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发展可以看出,这个疾病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医院诊治,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截肢甚至死亡的危险。

我们通过一组数据了解这种疾病的危险性:所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年的死亡率为10-15%,“间歇性跛行”患者5年死亡率为30%,而出现“静息痛”、溃疡坏疽的重症患者,其5年死亡率高达70%,重症患者1年的截肢率达3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1:吸烟

烟草内的主要成分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变大、内皮细胞裂隙变大,使得血管内的物质更容易沉积到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狭窄。

高危因素2:饮食油腻

饮食油腻会使得体内血脂增加,血脂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狭窄。

高危因素3:高血糖

当血液中含有过多的糖分与血管内膜接触时,会激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过度的应激反应会损伤血管内皮,触发血管内皮增生,导致血管狭窄。

高危因素4:高血压

过高的血压会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损伤血管内壁,当损伤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激发血管的自我修复机制,产生动脉硬化。长期的高血压也会触发血管壁增生,导致血管狭窄。

肖德宽主任提醒

CareerInBusiness

想要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首先要远离上述危险因素,戒烟、合理饮食、控制血糖和血压。然后根据跛行距离,判断患病严重程度,再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人体的血管是一张巨网,全面调理,保障整个网络疏通,至关重要。”肖德宽主任表示,治疗手法需要因人而异,辨证治疗,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

从中医治疗角度说,在口服中药解决全面性的血液瘀滞前提下,对于一些已经出现溃疡的患者,还需要配合中药泡脚、中药外敷等辅助治疗,清洁创面,消炎、镇痛,改善末梢部位血液的微循环。

肖德宽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医世家第三代传人,师承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大宁,知名血管外科专家,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周围血管病专家合作基地负责人。从事周围血管外科临床治疗、康复及科研工作30余年,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擅长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老烂腿、雷诺氏病、大动脉炎等周围血管疾病、痔疮,痔漏,肛裂,肛周炎、急慢性复杂伤口护理,包括压疮、失禁相关性皮炎、外科感染伤口、下肢静脉溃疡、癌性伤口等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六、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dmyh/11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