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穿孔大总结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707363.html

声明:本讨论来源于介入并发症群,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专家姓名+本俱乐部)。文内观点针对特定病例,不具备广泛临床指导意义,请勿简单模仿,以免对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对于盲目模仿文中方法带来的不良后果,本俱乐部不负任何责任。

本期主持:乐普医疗

脉穿孔

发生率约0.1-0.58%;

旋磨、旋切或激光成形术中,发生率为0.5-3.0%;

球囊与器械导致的穿孔占74%,导丝导致的穿孔占20%,其余6%原因不确定;

穿孔后死亡的发生率约0%-9.5%,心肌梗死4%-26%,急诊外科手术24%-36%;

可发生在不同大小的血管,多见于分支及末梢血管。可以是明显的漏血或局部渗血,表现为造影剂直接漏入心包或局部,也可以是末梢血管不易发现的小的渗漏;

少数情况下冠状动脉穿孔在术中未能发现,术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后由于少量持续出血导致心包填塞

及时诊断并积极治疗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脉穿孔分型--Ellis分型

Ⅰ型

造影剂局部呈蘑菇或溃疡状向血管外突出,局限于冠状动脉外膜下,无外漏;

多由导丝、支架或旋磨、旋切装置引起;

较为常见;

包裹性;

多是良性,有迟发心脏压塞可能。

Ⅱ型

造影剂渗漏至心肌或心包内,但无喷射状漏出;

包裹性;

球囊延长时间低压扩张处理后,死亡、心肌梗死或心包填塞的发生率较低。

Ⅲa型

造影剂通过1mm的冠脉破口呈喷射状漏入心包;

游离性;

进展迅速并出现心包填塞,常需要急诊外科手术。

Ⅲb型

造影剂通过1mm的冠脉破口呈喷射状漏入心腔或其它地方;

游离性;

相对稳定,但可导致动脉-心室瘘或动静脉瘘。

脉穿孔分型--Ajlui分型

Ⅰ型(限制型穿孔):造影剂蘑菇状向血管外突出或造影剂限制性外漏(EllisⅠ型和Ⅱ型);

Ⅱ型(自由穿孔):造影剂持续外漏入心包、心腔或冠状静脉(EllisⅢ型)。

险因素

临床危险因素

心力衰竭;

高龄:穿孔患者的年龄比未发生穿孔者增加10岁;

女性0.4%vs.男性0.22%;

死亡的危险因素还包括:高龄、心包填塞及急诊外科搭桥手术。

器械危险因素

导丝:超滑和硬导丝,进入夹层或进入远端或分支后继续推送穿出;

球囊:血管管径与球囊直径的比例≥1:1.3,压力过高,切割球囊;

支架过大;

旋磨、旋切、激光消融装置:较PTCA增加5~6倍;

临时心脏起搏器;

≥术后4h延迟性心包填塞:造影未发现明确出血部位,可能有小的穿孔。

操作危险因素

解剖危险因素

闭塞;

成角;

严重迂曲;

细小冠脉(2.5mm以下);

分叉;

严重钙化;

长病变。

床表现

依其出血量的多少和速度而定;

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则表现为急性心包填塞;

出血可影响病变远端及侧支循环的血液供应,出现心前区疼痛,心肌酶增高;

出血速度较慢的患者,持续性低血压及大汗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单纯补液及应用升压药疗效不明显。

床诊断

直接证据

冠脉造影可见到造影剂外溢;

心包内造影剂滞留影;

术后超声心动图见新发心包积液;

X线透视下发现心影增大、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伴心影外缘透亮带。

间接证据

术中远端血管腔的缩小除外冠脉痉挛后,应考虑冠脉穿孔;

术中或术后出现的其它原因不能解释的恶心、烦躁、胸闷、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和低血压状态;

心电图呈各导联普遍呈低电压或非特异性ST-T改变。

疗原则

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心包穿刺引流解除心包填塞;

封闭穿孔。

疗手段

封闭穿孔;

外科手术;

逆转抗凝;

栓塞;

覆膜支架;

逆转抗凝;

持续低压力球囊扩张;

心包腔内注射凝血酶。

推荐阅读

关于冠脉穿孔的更多实战技巧,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dmyh/6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