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专家详解急性心梗动脉粥样

9月10日15:00-16:00,腾讯大秦网“微门诊栏目第期”,医院医院副院长、心内三病区主任赵朝,医院医院副院长、心内五病区主任郭瑄,分别针对急性心梗、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问题进行在线科普与解答.

Q: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A:

在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引发血栓导致冠状动脉闭塞,血液供给减少或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和坏死的临床综合症。

Q:

急性心肌梗死有什么具体症状?

A:

左侧胸闷或胸痛,时间较长(20-30分钟),难以忍受,口含硝酸甘油后没有缓解,应及时就医。不典型症状:牙疼,上腹部(胃部)疼痛,左肩臂疼痛,颈部疼痛。

Q:

急性心梗的发病原因是什么?日常应该注意什么?

A:

基础:冠状动脉斑块,诱因:过度疲劳,过度情绪激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暴饮暴食,大量吸烟等,日常应注意健康生活的方式,减少过劳,心态平和,健康饮食,减少吸烟,规律的生活方式。

Q:

怀疑心梗后应该如何进行急救?

A:

尽快拨打就医,避免因自行用药和长时间多次评估症状而导致就诊延误。(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意思一是要,二是分钟的最佳救治时间)

Q:

哪些患者更容易得急性心梗?

A:

1、经常被诊断为心梗的患者;2、家族病史;3、三高,肥胖,吸烟。

Q:

急性心肌梗死可以进行早期识别吗?有哪些具体方法?

A:

要区别于心绞痛,心绞痛不一定是胸口痛,有很大一部分患者表现为胸部不适、胸闷、憋胀感、压缩感,也有表现为颈部、左肩臂、牙痛或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适等症状。心绞痛具有诱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状态持续较短,程度较轻,可以舌下服用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心肌梗死症状与其相似,但多没有诱因,发作时更加疼痛,时间也更长,可能在休息时发作,多伴有大汗,濒死感,休息或舌下服用硝酸甘油后无缓解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女性患者容易有无痛性心肌梗死。

Q:

临床对于心梗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A:

最有效的方法,疏通血管1、支架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溶栓治疗;3、冠状动脉搭桥治疗。

Q:

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这类患者,如何预防心梗的发生?

A:

避免诱因,健康生活。合理用药,在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谨遵医嘱,不可随意停药。好的,刚刚赵主任为我们科普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下面郭主任为我们介绍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科普知识。

Q:

您好,郭主任。我们都知道,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平时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概念,这两者是一回事吗,具体有什么特点?

A: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病变从血管内膜开始出现脂质沉积、纤维增生、钙质沉着形成斑块,随着斑块的进展出现血管狭窄、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造成器官缺血的症状表现。

Q: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有哪些?

A:

易患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年龄、吸烟、肥胖、家族史

Q:

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哪些疾病,带来什么样的危险?

A:

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在主动脉、冠状动脉、颅脑动脉、肾动脉及四肢动脉等。最常见的血栓,冠心病,脑溢血,下肢血栓,间歇性跛行。

Q:

说起冠心病大家多少都有一些了解,冠心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它有哪些临床表现?

A: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根据临床表型分为五型:1、无症状型冠心病,2、心绞痛(胸口闷痛,服用硝酸甘油能缓解),3、心肌梗死(有濒死感,疼痛难忍),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确诊:心电图,运动检测,冠脉造影等;轻度可以采用药物治疗;频繁发生心绞痛等需手术治疗。

Q:

如果被确诊患有冠心病,平时应该如何防护?定期体检有帮助吗,一般多久检查一次?

A:

长期用药,控制好血脂血糖血压,术后要定期随访,定期检查。体检建议起码半年一次全面体检。

Q: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A:

高血压的控制:《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一般人群血压降到/90mmHg以下。对于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降压目标可以放宽至/90mmHg,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可以继续降到/90mmHg以下,对于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要求严格,要降到/80mmHg以下。降压药通常分为利尿剂,ACEI类,ARB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五大类,各类降压药降压机理是有不同的,服用降压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来结合血压高低调整用药和用量,血压如果过高需要结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来协同降压。糖尿病的控制:《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中对于血糖的分类如下:空腹血糖,正常血糖:<6.1mmol/L,≥6.1mmol/L,<7.0mmol/L糖耐量异常:≥7.0mmol/L糖尿病;负荷后两小时血糖(即常说的饭后血糖)正常血糖:<7.8mmol/L,糖耐量异常:≥7.8mmol/L,<11.1mmol/L,≥11.1mmol/L糖尿病。一般来说,6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应该控制在5-6mmol/L和7-8mmol/L。每个年龄段对血糖的控制要求是不一样的。80岁以上的老人,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11mmol/L,都是合理的。

Q:

高血脂是不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应该如何控制和治疗?

A:

血脂的来源包括:内源性胆固醇,占2/3,主要由肝脏合成;只有通过药物治疗,才能降低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外源性胆固醇,占1/3,从食物中获取。生活方式改善仅能减少部分外源性胆固醇不能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脂治疗目标值需因人而异,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按心血管危险分层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LDL-C目标值分别为1.8mmol/L,2.6mmol/L,3.4mmol/L,3.4mmol/L。

Q:

生活中,应该从哪些方面,来预防诸如动脉粥样硬化这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日常应该做哪些防护?

A:

合理膳食,控制膳食总热量,食用低脂饮食,低胆固醇(每日不超过mg),限制含糖食物摄入,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猪油、蛋黄、鱼子等,以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食物为宜,如鱼、禽肉、瘦肉、豆制品等,适当的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生活规律,戒烟限酒。对于因体质原因导致内源性胆固醇较多的,应及时服用药物控制。目前降脂药物的种类包括他汀类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中药血脂康等、贝特类包括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最新的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等,其他:烟酸类、鱼油类等。根据医生医嘱可联合用药。

Q:

哪些蔬菜水果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帮助?

A:

在合理膳食的角度来说,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减少含糖高的食物摄入,多吃芹菜,苹果等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多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食物为宜,如鱼、禽肉、瘦肉、豆制品等日常防护1合理膳食2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熬夜,适当锻炼,戒烟戒酒。3自我的控制力很重要,能合理调控自己的习惯4听从医生安排,合理用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dmyh/6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