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最可怕的不是动脉硬化,而是靶器官损

精辟入骨的经典句子 http://www.wjigan.com/qwjzy/5154.html

高血压最可怕的不是动脉硬化,而是靶器官损害!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全国年平均新增高血压患者万人,患病人数高达2.亿,而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却高达万!

高血压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血压升高,也不只是简单的动脉硬化,而在于血压升高后带来的靶器官伤害,进而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会慢慢造成患者身体的一步步衰退、病变,甚至致残、致死!

那所谓的靶器官又是什么,高血压是如何一步步损害这些靶器官的?

靶器官并非一个器官,而是长期高血压可能会损害到的器官,我们常说的靶器官包括:大脑、心脏、眼睛以及肾脏。

1

大脑靶器官受损的表现

头晕、头疼;恶心、呕吐;

一侧肢体麻木;

肢体软弱无力、活动受限,易跌倒;

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流利;

短暂的意识丧失、记忆力下降或者昏迷。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做头颅MRA或CTA,能及时排除脑血管损害。

2

心脏肥厚,心力衰竭

高血压会使血管的血流阻力增大,心脏不得不增强收缩加以应对,长期超负荷的心脏也会变大变厚,尤其是左心室的体积和厚度,医学上我们把这种病理改变称为“左心室肥厚”。

最终心脏会因不堪重负而诱发心力衰竭,若伴有血压波动过大,还可能猝死!

研究证实: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可导致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8倍,冠心病死亡率增加6倍,而且左心室肥厚程度越重,心血管病风险越高。

3

视网膜病变,致失明

高血压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视网膜动脉会出现痉挛性收缩,中心的反射区也会变窄,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微细的血管壁损伤,引致视网膜出血或者渗出,甚至出现新生血管病变,导致玻璃体出血等眼疾。

同时,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还可能造成局部视网膜缺血而呈现死灰的颜色,甚至整个黄斑部水肿,以及视神经水肿等现象,严重影响视力,还会失明。

眼部靶器官受损的表现

一过性黑蒙;看东西变形;

视力下降甚至伴随眼底出血;

视网膜表层有大小不一的棉絮状渗出物或者黄白色小点状渗出物。

医生提醒,一旦确诊了高血压,就应到眼科进行眼底检查,并保证每年检查一次,以预防眼部病变。尤其是合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更要重视眼睛检查。

4

肾功能不全甚至衰竭

高血压和肾脏是一对“欢喜冤家”,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功能不全,肾有问题本身也会导致高血压,亦或是影响高血压的治疗,使血压难控。

肾功能受损的表现

早期会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

颜面的水肿、双下肢脚踝部位的水肿;

胃口不好、易腹胀;常恶心呕吐;

起夜上厕所的次数增多;

泡沫尿甚至是血尿。

检查方式:可通过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肌酐是否有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是否有降低、尿液中是否有白蛋白排出量增加等评判肾脏是否有损害。高血压患者,尤其合并糖尿病时,应定期检查尿白蛋白排泄量,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

科学控制血压,预防靶器官的病变。

专家简介

左梅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医院心血管二病区主任。

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擅长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复杂左主干分叉、前三叉病变、严重钙化病变、扭曲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等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于左主干分叉、前三叉病变结合IUVS、OCT、FFR、旋磨等先进影像及技术,显著提高左主干及前三叉病变治疗成功率,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了支架内再狭窄等,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在起搏器植入方面、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为什么冠脉CT后还要再做介入性造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dmyh/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