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比较肯定的危险因素是吸烟和血脂代谢紊乱,吸烟和血脂代谢紊乱可分别使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风险增加3.2倍和1.3倍;而酗酒、使用含可卡因的毒品也是诱发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则在多数临床研究中未发现与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存在相关性。
那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怎么治疗呢?首先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戒烟戒酒、控制血压、维持适当的体重,纠正糖、脂代谢紊乱,避免过度劳累和减轻精神压力等,其中吸烟是我国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应强化戒烟指导,并防止被动吸烟,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善,还可以应用以下几种药物治疗。1、钙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是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最主要和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主要包括硝苯地平、地尔硫卓、氨氯地平、贝尼地平等,其中地尔硫卓适用于心率偏快而且心功能良好的患者;硝苯地平普通片能过度降低血压和增快心率所以极少使用,目前主要应用缓释或控释制剂;氨氯地平适用于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贝尼地平起效平缓,对心率无明显影响,水肿发生率相对较低,适用于各类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目前的研究表明,贝尼地平能改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预后并降低死亡率,在减少复方和降低心脏事件方面优于传统的钙通道阻滞剂。2、尼可地尔为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同时不影响血压、心率及心脏传导系统,也没有耐药性,可长期应用,由于其作用机制与当前的抗心绞痛药物不同,当疗效不佳时可与之联用,但尼可地尔禁用于心原性休克、伴有左心室衰竭、低血压和特异性体质的患者。
3、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他汀类药物能升高HDL-C,降低LDL-C和CRP水平,抑制血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减少血管收缩,应坚持长期应用。4、抗血小板治疗,按照共识的建议,此类患者应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可根据耐受性口服阿司匹林mg/d,以防止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5、硝酸酯类,其预防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复发的疗效不如钙离子拮抗剂,常用于不能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时的替代或当钙离子拮抗剂疗效不佳时与之联合,近期的研究表明,长期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对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仍不清楚,可能会增加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因心绞痛复发的再住院,因此不作为首选治疗药物。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更多精彩推荐
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后,病人还能够活多久?这些常识你了解多少?
冠心病做支架手术就没事了?预防冠心病,首先要做到这三点!
什么是冠心病?心绞痛如何自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