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水滴保险商城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京三里屯召开,那则早已流出江湖的水滴公司获某国际保险巨头领投2亿美元的融资消息靴子落地。
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对外宣布,已完成2.3亿美元的D轮系列融资,由瑞士再保险集团和腾讯公司联合领投,IDG资本、点亮全球基金等老股东跟投。
世界强级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浮出水面,与另一巨头腾讯联合领投。
科技+保险两大巨头加持,加之此前40-60亿美元IPO的消息,水滴越发具备互联网时代保险科技独角兽气质。
无论是站在20万亿传统保险行业互联网化改造的路上,还是置身更为浩瀚的大健康产业的未来,“保险+医疗”皆具备极大的想象空间。
推崇凯撒医疗、联合健康的水滴,在单月年化规模保费15亿、半年实收保费60亿、全年目标亿年化签单保费的业绩下,已达成三年前立下的百亿平台的阶段性目标,迈向下一个5年定下的千亿级平台+生态的新征程,这一仗怎么打?
如何达成中国人身险第一品牌、平台,打造中国版联合健康集团、中国有志青年的第一职业选择的短中长期愿景?
面对传统保险行业积重难返的遍布销售、经营、服务等保险全流程的互联网式创新痛点,提升传统B端效率的赋能方案几许?面对普惠保障时代,立下的“保障亿万家庭”宏愿如何行进,带病人群、慢病管理、医药链接、健康管理......从“点”到“线”,再到“面”甚至是“体”的顶层设想中,这一次的发布会水滴较为系统性的回答了他们眼中的行业的机会、水滴的机会。
诚如沈鹏所言,“这是有机会诞生新的伟大公司的市场。”
01瑞再为什么投水滴?
这是保险专业能力+科技生态平台的双向选择
瑞再,保险圈并不陌生,世界知名再保险公司,亦是在中国最成功的外资保险公司之一。入华近二十载,瑞再直接投资国内保险领域并不多。公开资料中,其投资的公司皆为巨头,如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乃世界强级的保险企业。
这一次投资水滴,也是瑞再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第一家保险科技公司。瑞再于中国投资的另一家保险科技类企业,是小超人李泽楷的富卫保险。
之所以投资水滴,一个主要背景是瑞再近年来加大对保险科技领域的资源支持力度,亦在全球各主要市场寻求相关合作伙伴。
事实上,这是近年来传统保险巨头的共同课题,在中国或许来得更为猛烈一些。尤其是一场疫情下的巨头净利润负增长、营收负增长中,既是传统保险业的焦虑,也是传统了数百年的保险产品形态、支付方式、营销流程等全流程槽点的集聚。
典型者,渠道瓶颈、数字化下前端中台后端间的流程不畅,即便是以科技实力著称的巨头险企也一度遭遇了线上化作业模式的尴尬,这皆在期待新动能的到来。年中国保险机构多亿元的保险科技投资,也佐证着保险行业科技化的加速进程。
再看承载中国保险下一阶段增长的互联网保险,试水五六载后,伴随互联网巨头、传统保险巨头的发力和独角兽的出现,及互联网保险新规的拟定和即将出台,正在走向那个更大的市场。
近年,瑞再研究院关于“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做保险业技术转型的领导者”、“与科技企业携手的大型险企会有更好发展”、“技术颠覆保险业需靠数据战略”等保险科技的观点层出,并坚定的看好中国保险市场的未来,“未来10至15年内中国成为全球最大保险市场”,重注中国市场。
反观水滴,在之“网络互助+保险经纪+大病筹款”的保险保障体系下,累计独立付费用户数超过3.1亿人,累计保障用户数超过1.2亿,成为互联网健康险的头部平台之一。年,其年化签单保费更是站上60亿平台;年的疫情下,上述数据再度实现爆发式增长,单月年化签单保费破15亿,年度目标从亿调整亿再调整为亿。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在全球绝对领先,有非常大的用户基数,互联网保险市场前景广阔”根据沈鹏的介绍,瑞再为什么选择水滴。是在其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不断听到合作企业提及水滴,随之展开多次交流,并在旗下Sigma杂志中详细介绍分析了水滴的运营模式,水滴持续增长的用户数据、保费数据、保单数量等代表着用户规模的核心数据,与合拍、开放分享的交流氛围最终促成了这笔投资。
事实上,伴随水滴的崛起,瑞再之外先后有多个国内、国际保险巨头与之接洽,包括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之所以选择瑞再,“他们在风险管理能力、保险精算等各方面具备非常强的专业能力,有很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地方。”
作为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中立属性与更好的风险管理、精算实务能力成为水滴最终选择瑞再的原因。
这是一个保险专业能力+科技生态平台的双向选择。
02水滴的B端设想?
互联网保险时代,需要新的基础设施提供商
这是瑞再看重的能力之一。
互联网保险,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最大的风口,带着时代的创新印记。
从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诞生,到互联网巨擘、传统保险巨头的大范围踏足,各色互联网保险科技企业的潮涌,互联网保险终成热土,累计保费万亿级。
困扰行业多年的马太效应、粗放时代过高的显性与隐性成本,与大部分保险机构并不乐观的经营现实,令互联网保险天然承载着这个总资产二十万亿的行业的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破局期待。
你可以轻视其年度两三千亿的保费规模与五万亿总盘子的比例,也可以调侃更为激烈的手续费之争、更为严重的同质化风潮下的“费力不讨好”,但无法否认互联网保险站在了时代风口的事实,无法否认六七年间劲增20倍的成长数据,更无法忽视其将传统保险从“人人交互”转变为“人机交互”的模式改变。
如同中国保险市场上下半场的转换,走过百花齐放、数百个投资机构入局与千亿级资金的孵化阶段后,互联网保险正在进入破局与爆发的新阶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普惠保障的时代,“我觉得我们很幸运,首先我们在一个巨量规模市场,无论是保险还是大健康,这都是几十万亿级别的市场,这样才有机会诞生出新的伟大的公司。”在沈鹏的理解中,保险和大健康的模式、产品、销售渠道都在产生变革的时代,必然需要新的基础实施。变化意味着创新的机会,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来赋能和提升的基础设施是传统机构燃眉之急,恰是水滴擅长且有优势的地方,“过去几年我们在互联网保险领域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对于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清晰的认知。”
“水滴的线上化运营理念和比较大的业务量,是需要所有员工的系统支撑,是技术驱动型的,这保障了我们的快速反应能力。疫情期间,相当部分的企业受到线上化办公不畅的影响,水滴快速升级了线上作业办公流程,不但没有受到影响,业绩还持续创新高。”根据沈鹏的设想,包括水滴现在做的开放平台、系统未来将开放给合作伙伴。
水滴保险商城总经理杨光透露,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20亿元发力保险科技新基建,“水滴目前与60多家保司进行合作,在场景营销、线上获客、风险控制、渠道拓展、智能服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案例和经验,已经在向合作伙伴输出服务、系统、AI等核心能力,达到“三升三降”的成效,即服务能力、流量转化、保费产出的提升,以及获客成本、运维成本和人力投入的下降。”
同时,杨光宣布水滴保险商城开放平台正式升级2.0,不仅对接保险公司,同时向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以及其他第三方机构开放,提供营销、运营、服务、数据等全方位支持。截至目前,水滴保险商城开放平台已经与数十家保险公司和多家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构建健康保险保障生态。
其实,这也是瑞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