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单日成交萎缩至亿以下,是毫无疑问的地量。这两天一直在提示大家资金很可能在周五消息见光前再次寻找机会离场观望,而操作上对于无量反弹要继续降低仓位,目前看是正确的。
有声音认为A股已经提前反映了对于周末利空的影响。我们认为这件事儿要分两方面来说,从目前市场的状态看,如果利空平稳落地,则可以讲叫完全兑现,之后必然催生超跌反弹。但如果周五出现另一种结果,不排除还会有一跌的可能。毕竟从今天商务部的表态来看,“做好应对各种可能的准备”。本意上并不准备曲意迎合。
去年年中强调了一个观点,即此次重要的外部事件不会是一个短期行为,而很可能将会是影响整个外交经济格局的新常态。所谓的磋商也很可能不会一蹴而就。后续要有反复拉锯的心理准备。其实包括从今天商务部和环球时报的评论文章来看,风向已经全面转化,基本上对于市场来说,可以猜的部分已经不多了。
尾盘来看,农产品的宏辉果蔬和哈高科,人民币贬值的华纺股份,稀土的英洛华等品种,逆势拉升打板……究竟对应的是什么样的市场情绪不言自明。
那么如果这个判断落实,那么接下来不排除仍然还会有一次风险释放的过程。
不过需要明确一点,到这个位置,基本上市场的利空兑现已经进入尾声。早盘央行公布四月份金融数据,社融增速明显低于预期。这应该说是最后一枚靴子落地。此前市场一直在争辩货币政策收紧是否属实,目前看,数据还是比较明确的在支撑观点,而与此同时CPI继续扩大涨幅。后续的货币政策空间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但对于A股来说,最后一枚不确定靴子开始落地。
所以,我们在最后提示大家一句这两天经常说的话,一定要重视短期风险控制。一旦周五风向转变,丑小鸭蜕变成了黑天鹅,那么A股至少还有一次风险释放的过程。
但与此同时,一旦最后一轮超预期风险兑现完成,很可能二浪调整将真正实质性见底。与此同时,因为环境的快速转变,这也将预示着真正意义上的受益品种也将浮出水面,市场也将真正迎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