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小王热爱运动,进入年以来训练愈加刻苦。他能吃苦,小伤小痛从来不放在心上,但单位新年度体检的心电图有点问题,说是啥ST改变,单位就安排小王医院来再复查个心电图,身体这么好,肯定是搞错了。于是小王4月9日来医院门诊部,挂了心血管内科李虎主任的号看门诊,要求复查心电图,小王说自己每天至少一到两个五公里,轻松完成,没说有啥不舒服,但心电图结果出来,李虎主任发现心电图不是一个非特异改变,而是符合心肌缺血特征的II、III、avF导联的ST下斜型压低和T波倒置,仔细询问小王运动后的感受,他才想起来,每次快速跑完五公里都会觉得嗓子发紧,不过休息几分钟就又生龙活虎了,会是心绞痛吗?再仔细询问,小王家里没有人得过高血压、心脏病什么的,自己身高一米七八,体重才五十八公斤,又不胖,血压也很标准的/75mmHg,不好的习惯就是每天一包烟,滴酒未沾。唯一的危险因素是吸烟,其余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都没有,不肥胖,无家族史,小王年纪轻轻,会有冠心病吗?
活动平板试验属于心电图负荷试验,对于诊断冠心病有很强的特异性,为了不让小王被无端扣上冠心病帽子或者贸然直接做冠状动脉造影或者冠状动脉造影CT血管成像等有创、放射成像及成本高昂的检查,李虎主任为小王开出了活动平板试验申请单。过了半小时,小王做完了活动平板,把结果拿来,结果是出人意料的。他的运动能力很好,完成了第五级运动,达到了MET14.9级运动强度,相当于18°上坡跑到了8公里/小时,但是运动到最后小王已经胸口疼痛,心电图显示前壁导联T波高尖,达到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早期改变,危险度分层按照美国杜克大学的Duke评分属于高危,4年生存率仅79%,有进一步检查的强烈指征,于是李虎主任为小王开了住院证,准备第二天冠脉造影。
第二天下午小王才来住院,住院后很快安排了冠脉造影,结果再一次令人震惊。首先,小王的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正常人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右冠分别起源自主动脉的左冠窦和右冠窦。而小王的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临近左冠开口,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穿过才能到达正常右冠的分布区域。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后如需要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穿过,剧烈运动时因血压升高和血流量增加,异常起源的冠脉会受到主动脉和肺动脉的挤压,导致血流不足或血栓形成,是猝死的高危人群。而小王的左冠脉前降支从根部就闭塞了,右冠远端还为前降支远端提供侧枝循环,显然,闭塞的左冠不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改变,一是小王没有近期的持续性胸痛,二是已经有发达的侧枝循环也是慢性闭塞的特征。再手术台上仔细询问病史,小王回忆起两年前有一段时间训练尤其刻苦,一次大运动量体能训练后,曾经剧烈的胸口疼痛,但是当时以为是运动量太大岔气了,再说休息了几个小时也就不疼了,没有影响后面的锻炼,也就没在意。现在回想起来,那次的胸口疼痛应该是一次心肌梗死。年轻人心梗,很少是因为动脉硬化,往往是剧烈运动导致的自发冠状动脉夹层或者急性内皮损伤后单纯的血栓形成,容易被漏诊和忽略。
起源异常的右冠
闭塞的左前降支
钢丝通过了闭塞段
成功开通了血管
慢性闭塞病变是介入治疗最后未完全攻克的堡垒,最重要的血管,年轻的小伙,如何获得完美结果呢?李虎主任决定采用双侧冠脉造影,先尝试正向开通,必要时可采用逆向技术。经过仔细的阅读造影,分析病变的入口,小心的选择最柔软纤细的钢丝,比头发丝还细的导丝在精准操控下通过了闭塞病变,再使用伤害性更小的更柔软的钢丝跟随第一条钢丝的步伐到达了闭塞病变远端,逆向造影显示导丝已经成功的通过病变,手术成功了一多半。然后经过球囊扩张,王班长闭塞两年的血管第一次迎来了前向的血流,伴随着血流增加还出现了再灌注引起的胸痛。27岁的年龄,长达40多毫米的病变,又有丰富的分支,为了更好的保留分支和适应心脏导致的血管自然曲率,李虎主任为小王精心设计支架植入方案,使用了目前柔顺性和边孔都更为优越的美敦力最新支架,完美的完成了手术。
经过1小时的手术,为小王解除了病痛,术后一周了,经过仔细体会,小王发现心脏变得无比轻松,原来以前感觉正常的时候和现在比起来,心脏就像一直有块大石头。后续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指导的心脏康复,小王还能在走的更稳,跑的更快。
绿色通道路线图
自行来院的胸痛病人:急诊科-确诊-绕行病房直接进入导管室
病房确诊的胸痛病人:直接进入导管室
院外确诊病人:绕行急诊科和病房直接进入导管室
导管室位于放射科大楼进门西侧,螺旋CT在进门东侧,疑难病人可在放射科大楼内一步完成CT鉴别诊断和介入诊疗
胸痛宣传教育片“心内欢迎你”,欢迎观看转发
请在WiFi环境观看,视频文件较大,土豪请随意。
有胸痛,到医院,做介入,通血管,抓紧黄金分钟,切勿延误治疗。解放军第医院胸痛中心,快速有效救治急性心肌梗死。联系方式:-,胸痛急救电话1336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