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医路通第四十九篇原创
好啦好啦,前一阵写的疾病种类大家都很少接触到,今天想跟大家说一个大家常常听到的疾病治疗方法:通波仔。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心脏小手术,香港保单也会将其列示在早期疾病赔付中。你肯定听过它,但你想不想具体了解它是怎么操作的呢?
Q1:什么是动脉、冠状动脉?
动脉是指从心脏发出不断分枝成小动脉,而最后止于组织内的血管,它将血液由心脏运送至身体各处。
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内,分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共三条主干,存在于心脏表面,环绕心脏一周,形如王冠,因此而得名。冠状动脉是专门给心脏供给血液的,可以说是人体的“命脉“,其血流量很大,占全身血流量的5%,可保证心脏有足够的营养。
Q2: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血液中的脂质(脂肪和胆固醇等)在动脉血管壁内的积聚,形成了动脉粥样斑块(简称为斑块),即在动脉血管内壁上形成了凸出于血管表面的隆起。由于斑块的长期沉积、变大,导致所累及的动脉管壁进一步增厚、变硬、变脆、失去弹性,造成管腔狭窄,进而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当斑块突发破裂时,其中的粥样脂质就会暴露在血液中,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可导致血管腔堵塞而中断血流。
动脉粥样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到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进展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出现并发症时往往很突然。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遗传和年龄等因素。
Q3:什么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内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当供应心脏血液、营养的冠状动脉出现了硬化、狭窄时,由于血流不畅、供给心脏的血液不足,导致心肌出现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会出现胸痛(心绞痛)、气促、乏力、心悸等症状。
当动脉粥样斑块突然破裂时,形成血栓阻塞了血管,而血液又没有其他路径到达相应的心脏部位,一段时间后心肌就会发生坏死,这就是常说的心肌梗死。
Q4: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吗?治疗方法有哪些?
冠心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我国居民心血管病死亡和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症之一。除了一般的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主流的治疗冠心病的手术有两种:”通波仔”手术和“搭桥”手术。其中”通波仔”手术最为普遍,不用开刀,创伤极小,术后恢复较快。
Q5:什么是“通波仔”手术?
“通波仔”手术,学名为冠状动脉扩张及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又称为球囊动脉成形术,是最常见的血管再成形术。该手术是微创手术,不用开胸,通过在冠状动脉中置入支架的方法将狭窄的血管扩阔,可保持血流通畅,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消除心绞痛等症状,避免发生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此方法也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
Q6:哪些冠心病患者适合做“通波仔”手术?
不是每个冠心病患者都适合做“通波仔”手术,真正需要介入支架治疗的病人约占20%。患者要根据其血管的收窄程度及其征状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通波仔”手术:
●有急性心肌梗死等相应的临床症状的患者适合做“通波仔”手术;
●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堵塞在70%以上的患者适合做“通波仔”手术;
●中度到重度稳定性心绞痛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药物反应不理想,适合做“通波仔”手术。
Q7:“通波仔”手术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通波仔”手术主要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手术的具体流程如下:
①首先患者需接受局部麻醉;
②将装有球囊的导管,通过一侧股动脉(大腿根部)或桡动脉(手腕处)插入体内,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支架系统送达至冠状动脉内的狭窄部位;
③在体外将球囊加压使之膨胀,使支架在血管内扩张释放,撑开狭窄或堵塞的血管。血管弹性回缩产生的环形压力使支架附着牢固,使管腔内的血流恢复通畅,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
④将输送系统(球囊和导管)取出体外,对穿刺部位(大腿根或手腕处)进行处理。
Q8:“通波仔”手术的支架有哪几种?
心脏支架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主要材料为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通波仔”手术所用的心脏支架已发展出三种主要的支架类型,分别为最传统的金属支架、药物涂层支架以及生物可吸收支架。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管收窄程度及其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支架进行手术。
●金属支架
金属支架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损伤的部位易发生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更易形成斑块、血栓,所以放金属支架的部位更易堵塞且再堵塞的发生率高达30%。同时为了防止金属支架再次堵塞,需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目前金属支架已逐渐不再使用。
●药物涂层支架
带有抗炎药物的药物涂层支架已开始普及(如紫杉醇涂层支架、雷帕霉素涂层支架),采用药物涂层支架后,由于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支架引起的血管内膜过度增生反应,从而使血管再堵塞的发生率降至9%以下,且一般出现支架内血管再次阻塞的时间会比传统金属支架要晚。目前“通波仔”手术使用的支架大部分是药物涂层支架。
●生物可吸收支架
生物可吸收支架是一种可在体内逐渐降解、支撑血管、改善血流的医疗器材。生物可吸收支架在2年左右可自行溶解,不像金属支架那样留在体内,这就避免了局部炎症反应的不良后果。患者无须终身服用抗凝血药物,而且该支架不会影响患者进行核磁检查。血管再次堵塞的发生率可降至4%以下。
Q9:患者进行“通波仔”手术后冠心病会治愈吗?
“通波仔”手术对大多数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而且创伤极小且术后恢复较快。但是“通波仔”手术植入支架并不代表冠心病就能彻底治愈了。支架将堵塞或即将堵塞的血管开放、疏通,但并不等于这个血管、这个部位就不会再次发生狭窄或阻塞。为了防止血管再次发生病变,需按时服用一些药物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服用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胆固醇,还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具有稳定冠状动脉硬化斑块、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可减少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
Vivian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