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声影像中心朱振辉、齐红霞等研究提示,超声心动图对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诊断、鉴别诊断、分型及术后随访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及时、有效诊断疾病并制定手术治疗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心肌内侧支循环的建立程度,将患者分为婴儿型及成人型两种,其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表现有其各自特点。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73例患者资料,31例为婴儿型,42例成人型。
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右冠状动脉可视段长度及左、右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心室壁内血流信号不丰富,未探及或仅有少许侧支血流信号(图1A、1B),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低,左心室内膜回声增强、二尖瓣腱索及乳头肌回声增强、二尖瓣不同程度反流(图1C、1D)。
成人型患者占所有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者的10%~15%,超声心动图表现右冠状动脉可视段增长、增宽(右冠状动脉内径:1岁以内婴幼儿2mm,1~6岁3mm,6岁以上4mm,图2A、2B)、室间隔及左心室壁内探及五彩镶嵌色血流信号(图2C、2D),彩色多普勒左冠状动脉内探及逆向血流信号,血流频谱为舒张期为主的双期连续性血流(图2E、2F)、LVEDD、LVEF、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内膜回声、二尖瓣腱索及乳头肌回声正常范围或轻度异常,二尖瓣不同程度反流。
研究者发现,与婴儿型患者相比,术前成人型患者的右冠状动脉内径较宽,右冠状动脉/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较大,经体表面积校正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高。
术后近期随访发现,婴儿型患者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但仍低于成人型患者。两型患者LVEDD较术前均明显缩小,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中远期随访显示,婴儿型患者的LVEF进一步明显提高,与成人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型患者LVEDD均未进一步明显改善。
两型患者在术前、术后短期及中远期随访中二尖瓣形态及二尖瓣反流量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