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因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或感染等所致,具有连续性、可重复性和不愈合性等特征。据统计,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因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而截肢的发生概率要高40倍。
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会出现一系列足部问题,治疗起来非常困难。目前,足部溃疡的治疗费用较高,糖尿病足已经成为全球卫生系统的主要负担。因此,不想截肢,不想花昂贵的费用治疗糖尿病足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如何预防糖尿病足,何以干细胞治疗效果好。
糖尿病足有何表现
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李拥军教授介绍,糖尿病足最主要的表现是溃疡,一旦出现溃疡,之后再出现感染,几个月都不愈合,诊断糖尿病足就基本没问题了,但这已经是糖尿病足的晚期了。
早期可以有血管病变,还有神经感觉的减退,这种很难被发现。另外脚经常感觉到凉、麻木,甚至一碰就疼。
糖尿病足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疼痛,走路时感到脚痛,休息一会可以缓解,但继续走路时再次出现疼痛。这说明血管已经出现闭塞或者阻塞了,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长距离的路,临床上叫做间歇性跛行。
有些病人睡觉,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往往出现另外一种情况:疼得睡不着,我们管这种表现叫静息痛。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病人离截肢不远了。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预防意义重大,可通过积极控制血糖从根本上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此外,糖尿病患者需每天检查足部及鞋子,以发现隐匿的组织破坏与鞋子内的机械应力增高,通过改造鞋子、模具式内垫或是鞋子加深,可有效缓冲足部应力并提供支持保护。做好以下这12件事,也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1.每日用温水、柔性肥皂洗脚,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保持足的清洁。
2.洗脚的温度不宜过烫过长,一般水温在38℃~40℃,时间以10分钟之内为宜,避免皮肤破损。
3.洗完脚后,应该用柔软的毛巾将脚轻轻擦干,包括足趾缝间,要保持脚趾间皮肤干爽,不要用力揉搓造成皮肤擦伤。
4.糖尿病患者的脚最怕冬天的时候出现皲裂,因此可擦护肤油或润肤霜进行保护,但不要涂抹在趾缝间,如果糖尿病患者本身有汗脚,可用酒精擦拭足趾缝间,在洗脚时可在洗脚水中加少许醋液,可抑制真菌生长。
5.一旦出现皲裂不要贴胶布,足部真菌感染要及时处理,切记不要用力搔抓。有些汗脚的人会用爽身粉保持足底干爽,对此并不建议,因为这会堵塞毛孔导致感染。
6.最好每天坚持检查脚面有没有出现溃破、裂口等,看看脚趾甲是否过长、过厚、是否有嵌甲、劈裂,是否出现甲沟炎,注意看趾甲颜色是否有紫红色出现,若有,代表有甲下出血现象,需及时就医。
7.剪脚指甲时不要伤到周围皮肤,此外鸡眼、胼胝不能自行剪割,也不能用化学制剂腐蚀,应由专科医生处理。
8.鞋袜的选择也有要求,最好穿棉纱袜或羊毛袜,宽松透气,保持每天换袜的习惯。
9.最好不要穿暴露足趾足跟的鞋,以免造成刮伤。此外,最好有两双鞋子更换,以便鞋内保持干燥。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砂石粒、钉子、硬币等杂物,以免脚底出现破溃。
10.坐着的时候把脚抬高,勿长时间双腿交叉,以免压迫血管和神经。
11.戒烟酒,这对防治血管和神经病变非常有益。
12.坚持适量运动。但运动时应穿合适的运动鞋,尽量避免足部损伤,防止冻伤、挤伤。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效果好
糖尿病足初期的患者可能没有任何异常感觉,继续发展就会出现神经感觉异常,或者走路以后出现肢体疼痛的感觉,也就是间歇性跛行,这两种情况都是可以控制的,有相应的药物治疗,比如抗氧化药、抗内部细胞增生药。
但是,再往后就会出现足部溃疡、间隙痛,甚至是感染,就需要手术治疗了,也就是要重建血管。手术最好选用自己的血管,也就是大隐静脉,这要比人工血管好得多。但糖尿患者的血管条件往往不太理想,这时候就需要人工材料来重建血管。这是一个坏消息,不过你也别因此悲观,近年来又传来一个好消息,这就是:研究表明,基于生长因子和细胞疗法的再生医学策略尤其适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治疗。
我国研究人员最近在国际期刊Medicine(Baltimore)发表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我国利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1个案例。该案例向人们展示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这类糖尿病并发症的潜力。
这篇研究论文的作者来自医院。在该案例中,一名57岁的2型糖尿病足女性患者经历了20多天的足溃疡,常规治疗对患者病症并无改善。在患者的允许下,医务团队实施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水凝胶治疗。研究人员表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水凝胶具有多能性,可以分泌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物质,加速伤口愈合。
为了评估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水凝胶修复伤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评估其提高伤口愈合的速率,研究人员给患者伤口局部施以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水凝胶(每平方厘米1x个细胞)。结果发现,患者足部溃疡几乎愈合,足部行走功能也得到了恢复。整个治疗过程并未观察到并发症,在治疗后的6个月内溃疡并未复发。
今年1月,媒体报道,重庆医院急救部利用干细胞救治了一名年近七旬患有糖尿病足的老人。67岁的刘婆婆患糖尿病25年,半年多前,她右脚大拇指的关节处出现了溃疡,也就是糖尿病足,经过一系列用药治疗却一直不见好,一个多月后,刘婆婆到该院急救部就诊时,这个溃疡的面积已经达到了接近4平方厘米之大,还有脓性分泌物,医疗团队成员为刘婆婆进行了创面修复治疗,而其中运用到的干细胞治疗起了重要作用。
经专家针对刘婆婆溃疡创面采取清创、干细胞治疗等一系列治疗,刘婆婆大拇指关节处的创面在28天后得到了很好的愈合。半年后随访拍片发现,经过干细胞治疗术的刘婆婆右脚溃疡附近原本已经消失的血管又重新显露出来,在这半年中,刘婆婆原来的创面也没有再复发。
年开展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价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血管形成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其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28人和对照组25人,间充质干细胞使用量为(4.8-8.6)x/人,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形成术。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包括溃疡面积、局部皮肤温度、踝肱指数(ABI)等指标。但是,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的改善更加明显,其中治疗组中Fontaine4级溃疡患者19人,有15人溃疡面痊愈,2人明显缩小、1人没效。研究还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溃疡周边注射有助于提高血管形成术的治疗效果。
年,期刊《糖尿病临床》报道了关于自体干细胞治疗在缺血性糖尿病足病中的应用,比较了自体干细胞治疗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病的效果。共有83名缺血性糖尿病足病参与了本次临床试验,其中31名接受了自体干细胞治疗,28名接受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24名无法或不愿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或自体干细胞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自体干细胞治疗和经皮腔内血管形成术治疗均能显著降低缺血性糖尿病足病患者的截肢率,自体干细胞治疗对于溃疡愈合有更显著的疗效。
一项临床试验,入组15名2型糖尿病患者(26-72岁)均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糖尿病足),在缺血区周边多点注射,每点2x个间充质干细胞,最长观察周期为12周。试验结果显示,除了胰岛素用量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持续下降外,患者外周血的VEGF浓度在4周时达到峰值,而后持续下降;患者局部皮肤温度、踝肱指数(ABI)、皮下氧分压等改善明显。
据网站clinicaltrials.gov上公布的一项干细胞治疗重症下肢缺血(糖尿病足)的临床试验显示,受试患者在接手干细胞治疗12个月后,结果显示:1、主要肢体免截肢生存率为82.4%;2、下肢血管重建,提高下肢血管数、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坏疽或溃疡伤口全部愈合;3、疼痛减轻,间歇性跛行疼痛缓解97%,静息痛缓解%;4、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提高,从治疗前平均14.5±37.57米,提高到±.92米(P=0.)。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的原理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的原理,就是利用干细胞自身修复的归巢效应,干细胞在缺损部位分化出新的上皮,以促进伤口愈合。目前这种治疗手段主要有3种注射方式:动脉注射、静脉注射、联合动静脉局部注射。而注射的手法是采取1个平方厘米的点阵注射。
这种治疗技术的优势在于,它既能促进伤口愈合,还能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减少糖尿病足、溃疡及其他创面的发生率。目前进行干细胞治疗时,选用的干细胞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从患者自己血液中分离出的干细胞,一种是间充质干细胞,后者的术后效果通常更佳。
许多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和治疗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临床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类间充质干细胞,早先的动物试验证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近年来,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潜力也越来越被证实。
科学研究证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能够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包括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等,并以旁分泌的方式刺激新血管和肉芽组织的形成,促进上皮角化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的迁移,改善溃疡愈合。还有研究证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来促进伤口愈合。
最后,万海君要向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我们广东万海集团正在开展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研究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期待着万海的研究成果造福更多的糖尿病患者。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