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辆急救车疾驰而来,躺在病床上的中年男子已陷入深度昏迷。根据家属描述,病人在昏迷前有单侧肢体麻木、说话模糊不清的症状。
后来经过检查,患者被诊断为大面积脑梗,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仍是没有逃过疾病的“魔爪”。
患者正值壮年,为什么会突发脑梗死呢?
据悉,病人姓周,今年34岁,每天回到家吃完饭,就喜欢坐在沙发上,一边玩手机一边抽烟,妻子为此没少和他起争执。
有了孩子后,周先生抽烟就开始注意了,怕影响孩子,平时吃完饭自己就躲在厕所里抽烟,玩手机。
事发当天,周先生吃过晚饭后就去吸烟,突然感觉自己头痛异常,并且一直没有好转的现象。
太太见他这样,就问他要不要去检查,可是,周先生觉得应该是劳累过度了,并没有在意。
夫妇二人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周先生站起身想去换节目,刚起身,就觉得自己一侧肢体不受控制,而且说话含糊,妻子见状慌忙拨打了……
大夫了解了事情经过后,说:饭后1件事害了不少人
“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这是不少烟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孰不知,抽烟可以促进动脉硬化,加速心率,使收缩期血压升高,舒张期血压升高,增加脑梗死发生率。
尤其是餐后,血液循环加快,会使身体迅速吸收更多的有害物质,造成更大的危害。
餐后吸烟,还会增加血流量,使人处于兴奋状态,产生“飘飘”感,容易使血压升高,减少头部血流量,诱发脑梗。
脑梗塞多为“拖”出来的,身体出现3种异常,切莫忽视
1、眼角偏斜
嘴歪眼斜是面瘫的一种症状之一,学名面部神经麻痹,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多见于脑卒中发作时。
当脑血管阻塞,引起面部肌肉状况异常,就会伴有不自觉流口水。因此,不妨在早起的时候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面部状况。
2、视力模糊
假如你的眼前突然变黑,什么也看不见,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这种状况就会消失。对于这样不正常的视力问题,你也需要提高警惕。
这一表现主要是由于脑缺血问题造成的,它会导致你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视力。
3、频繁打哈欠,困倦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8成以上缺血性脑梗塞的病人会在发作前5-10天内,有频繁打哈欠的症状,并时常感到昏昏欲睡,总想睡觉。
如果你长时间感到困倦和昏昏欲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呼吸中枢已经开始缺氧造成的。这2种症状随着脑动脉硬化的加重会越来越明显。
防治脑梗,坚持做好3件事,保护脑血管健康
1、多喝水
饮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饮用时再加入一些滋养血管的小植物,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含有抗氧化成分的菊花,能清除血液中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血管壁的破坏。
决明子,能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提高HDL水平,有助于提高血脂水平,减少血管阻塞。
金银花可增加心脏冠脉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使血压稳定。
预备决明子,菊花,金银花,牛蒡根,桂花煮沸煮泡,每天一杯,清除血管内垃圾,心梗,脑梗消失。
2、健康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都可以有效地保护血管。
低盐饮食,可避免血压升高,减少心肌梗死,脑梗死发生的几率;低脂饮食,可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避免血液粘稠,降低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速度;低糖饮食,可避免高血糖,肥胖,高血脂等,减少猝死的几率。
3、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过度熬夜,对各个器官都会造成伤害。
经常熬夜,人体处于紧张状态,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脑梗死发生率增加。
而且长期熬夜,还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许多疾病的发生率就会增加。
建议:成人每天可以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
健康提示:
若年长的朋友久咳不止,服用各种止咳药、抗感染药物仍未好转,医院进行胸透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要警惕可能是脑梗的前兆。
为何咳嗽会成为脑梗的先兆?
由于人类的吞咽反射和咳嗽都是由中枢神经控制,进入老年后,其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减弱。
大脑组织发生轻微的栓塞,吞咽反射功能进一步下降,因而在进食或吞咽唾液时,无法将唾液全部送入食道,常常有少量的唾液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
再加上咳嗽反射功能不强,不能立即咳出,所以长期受到刺激,导致久咳不止。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