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1、什么是高血压?
在没有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mmHg和/或者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就是高血压了。
2、如果单纯收缩压高,是不是高血压?
收缩压大于等于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这两个任意满足一个就是高血压。正常血压是/80mmHg以下,高血压也分好几个级别:
点击查看大图
3、如何准确测量血压?
测量血压前30分钟,不吸烟,不饮酒,安静环境下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测量时必须保持安静状态。测量血压一般采取坐位,保持上臂与心脏在同一水平,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处。每次至少测量血压2遍以上,每次间隔一至二分钟,取其平均值记录。
4、人为什么会得高血压呢?
无明确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就是原发性高血压,多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占90%。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比如肾上腺疾病、血管疾病(肾血管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升高,就是继发性高血压,占10%。
5、高血压有哪些帮凶?
①食盐过多;②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cm,女性大于等于85cm,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8kg/m2;③吸烟、被动吸烟、酗酒;④高血脂;⑤糖尿病;⑥长期精神紧张;⑦大气污染。
6、高血压能引起哪些不舒服?
高血压常引起头晕、头痛,有时甚至出现胸闷、心慌、耳鸣、失眠等。
7、患有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脑出血、脑梗塞,另外还能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特别是脑出血、心肌梗塞这都是时刻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8、高血压没有不舒服,是否不用治疗?
高血压虽然没有引起不适的症状,但高血压对血管及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伤时刻都没有停止,所以降血压就是要减少对血管及靶器官的损伤,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9、得了高血压应该怎么办?
去医院做评估,就是要了解高血压的原因,高血压的程度,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以及高血压对血管等靶器官损伤的程度。除了监测血压外,还需要做以下检查:
1.化验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血脂、血糖、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醛固酮、皮质醇等。
2.物理器械检查:心电图、胸部X片、心脏B超、劲动脉B超、动脉硬化检查、眼底检查等。
10、患高血压就非得服用药物吗?
一般高血压2级及以上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者、血压持续升高改善生活方式不能控制者应该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对正常高值血压及1级高血压者,一般先采取非药物治疗,就是生活方式的干预,这种方式也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
包括以下:①减少钠盐的摄入,每人每日摄入降至6g以下;②合理平衡的膳食;③控制体重,体重指数小于24Kg/m2,腰围男性小于90cm女性小于85cm;④戒烟限酒;⑤增加运动;⑥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11、按身边朋友服的药物和剂量服用可以吗?
医院就诊,寻求个体化适合自己的降压方案。口服降压药的原则是从小剂量开始,联合用药,尽量选择长效药物。
12、血压正常,降压药就可以停止服用了?
这种服法也是不对的,血压正常是药物把血压降正常了,停了药物,血压又会重新升高的,所以,降压药要长期、按时服用。
13、降压药长期服用会有耐药性吗?
降压药是不会产生耐药性的,只要血压平稳,且无不良反应,就可以长期服用。
14、血压降到什么程度上就算合适呢?
一般高血压患者主张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若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80mmhg以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病情稳定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80mmHg以下。对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应控制在mmHg以下,如果可耐受可降至mmHg以下。总之,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只要控制达标就可以和正常一样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并且可以长寿。最后,祝愿高血压患者血压平稳,健康生活。
■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指南
1、合理膳食:
①减少钠盐摄入。高血压饮食疗法关键点就是限盐。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的升血压作用,每日应摄入钠盐数要少于6克。
②限制总热量,尤其是控制油脂类型的摄入量,减少动物食品和动物油摄入,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即少吃人造奶制品,比如外面买的奶茶,厨房用油可用橄榄油。
③营养均衡。适量补充蛋白质:如蛋清、鱼类、禽类、瘦肉;适量增加新鲜蔬菜与水果,每天吃-克新鲜蔬菜,1-2个水果;主食中应富含膳食纤维,如燕麦、薯类、杂粮、粗粮等。
2、合理运动: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