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脏康

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84529.html
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且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最常见的血运重建手段。然而很多患者在CABG后,可能会出现肺不张、感染、呛咳、活动耐力下降、谵妄、焦虑或抑郁等问题,不仅给患者的工作与精神带来巨大障碍,而且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劳动力损失。因此,CABG后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是CABG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方法,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心脏康复的益处和安全性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有研究显示对CABG后的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干预,可提高患者术后规范应用二级预防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等)的依从性。同时,通过对CABG后患者危险因素的管理,可帮助患者维持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次住院和手术的风险,降低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

1CABG后心脏康复团队和方案

CABG后的心脏康复团队,包括心血管科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药师、心理医师、营养师等,主要从运动、睡眠、营养、心理、戒烟、二级预防用药、呼吸、疼痛管理和中医药九个方面共同干预患者,改善CABG后患者的心肺及全身功能,预防桥血管堵塞或延缓其他冠脉血管再狭窄的风险,防止可能再次出现CABG的情况,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2CABG后心脏康复分期及内容

CABG后患者的心脏康复分为3期,即急性期的Ⅰ期康复(院内康复期)、Ⅱ期康复(门诊康复期)及居家的Ⅲ期康复。

2.1Ⅰ期康复(院内康复期)

2.1.1术前心脏康复

2.1.1.1术前评估

2.1.1.2术前预康复

术前预康复包括指导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通过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训练器等改善术前肺容量;对肩颈、胸椎段进行肢体训练,增大胸廓活动度;对下肢大肌群进行活动,增加下肢肌肉力量;给予患者社会支持,减少可能出现的术前焦虑。

2.1.1.3术前营养

推荐手术前对营养状况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对存在营养风险和(或)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前应积极进行适当营养支持。

2.1.1.4吸烟和饮酒管理

术前对所有心脏手术患者进行吸烟和饮酒的筛查。询问患者吸烟和饮酒的情况,并指导患者在择期手术前4周停止吸烟、饮酒。

2.1.2ICU期间心脏康复

2.1.2.1ICU康复评估

2.1.2.2ICU期间心脏康复内容

(1)肺康复:CABG后患者可能合并肺功能减低,肺康复可缓解该部分患者的呼吸困难,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肺部并发症,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①对于需要脱机的机械通气患者,需对动脉血气、胸片、症状等情况综合评估,对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训练时适当调节呼吸机参数,推荐患者在自主呼吸的状态下进行。②对于有气道分泌物的患者,可通过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及正确咳痰训练,将支气管树内的分泌物向近端移动,促进肺内分泌物的有效排出,优化气道功能。③对于呼吸肌力量不足,肺不张的患者,可通过高强度吸气肌训练、腹式呼吸、腹部抗阻训练、深呼吸训练,增加最大吸气压力,加强膈肌及腹部力量,改善术后肺活量,增加潮气量。④对于术后可能出现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进行呼吸训练器的练习,提高气道气流流通功能。⑤对于CABG后的常规非机械通气的患者,可进行包括腹式呼吸、呼吸训练器、有效咳嗽、胸部叩击和呼吸操等呼吸锻炼,增加肺部功能,降低可能出现肺部感染。

(2)早期床上活动:CABG后的早期在ICU内的活动,可促进肺功能康复,防止或延缓肌肉萎缩,提高身体机能。患者一旦脱离急性危险期、病情稳定并排除禁忌证后,即可开始早期床上活动。①早期床上活动可从增加患者的床头角度开始,使患者逐步开始半坐位,坐位,独立坐位,床旁坐位。对于肌力3级的患者,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主动助力活动,静力性肌肉收缩训练。对于肌力≥3级的患者,可开始主动关节活动训练,抗阻训练。②肢体活动从5~10min开始,逐步增加。在床上活动过程中,活动强度依据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Borg评分而定(Borg评分12~13分为佳)。③对于超过3天未从ICU转回普通病房的患者,在排除禁忌证后,可在ICU阶段开始逐步的肢体活动。CABG后患者ICU阶段的功能活动内容详见表1。

2.1.2.3谵妄

非药物治疗可作为预防和治疗术后谵妄的一线干预措施。

2.1.2.4ICU期间心脏康复终止指标

CABG后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平均动脉压65mmHg,或mmHg;心率50次/min,或次/min;呼吸频率12次/min,或40次/min;氧饱和度88%;出现明显的人机对抗;患者主观感受状态很差;出现恶性事件,如患者出现摔倒、气切管移位、引流管脱垂等情况应及时暂停ICU阶段康复内容,并告知主管医师。

2.1.3术后病房心脏康复

2.1.3.1术后病房康复评估

2.1.3.2术后病房心脏康复内容

(1)肺部训练:从术后第1天开始,鼓励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一直坚持至出院。①对于需改善通气功能、提高通气效率和肺功能的患者,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深呼吸治疗,也可配合使用呼吸训练器,增强呼吸肌力量。②对于有痰液潴留,肺不张的患者,可在保护伤口的基础上,进行气道廓清技术。若咳嗽未达到目标效果,可结合体位管理和胸廓震颤辅助咳嗽与呼吸训练。③对于心肺功能需改善的患者,可以加强体位管理,结合术后的早期活动,提高摄氧量与肢体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

(2)功能训练:①肢体训练:CABG急性期后,在患者循环稳定及排除禁忌证后,即可开展早期肢体活动。从术后第1天开始,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在床上进行肢体被动或主动活动。之后每天逐步从床上肢体主动活动,过渡至床旁活动,病房内步行,上下楼训练,控制运动当量在2~4代谢当量(MET)。②有氧训练:在患者的耐受范围内,按步骤增加至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可选择床旁踏车训练,或下地步行。进行间歇或持续的有氧活动。逐渐增加运动时间,从5min进阶至10~20min。在运动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等。控制患者的疲劳指数(RPE)在11~13分,控制运动中的最大心率不超过静息心率增加20次/min。③肩关节训练:CABG后患者,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2次,在未引起不适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肩关节活动,直至患者出院。患者可进行提肩,肩绕环,头部环绕动作等。短期内暂停使用手摇机及划船机进行康复训练,保护好伤口。(3)活动内容:住院期间的心脏康复的活动内容详见表2。

2.1.3.3CABG不同手术方案的运动康复

(1)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

(2)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

(3)桡动脉作为桥血管:

2.1.3.4心理干预

从入院开始,应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理干预。术前向患者解释CABG手术对身体和心理变化的影响,减少患者对CABG手术的过度焦虑和抑郁,帮助患者接受并适应现阶段的情绪心理状况。心理干预可以心理疏导为主,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

2.1.3.5戒烟干预在患者住院的全期,由专业人士对患者进行戒烟指导。

2.1.4出院前的心脏康复

2.1.4.1出院评估

2.1.4.2出院宣教

2.2Ⅱ期康复(门诊康复期)

2.2.1CABG后患者门诊康复期评估

2.2.1.1风险因素评估

2.2.1.2CABG后患者临床情况评估

2.2.1.3CABG后患者运动风险评估

2.2.1.4CABG后康复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药物未控制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引起症状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心律失常;新发严重主动脉狭窄;未控制的症状明显的心力衰竭;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急性主动脉狭窄。

(2)相对禁忌证包括:明显的心动过速或过缓;中度瓣膜狭窄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流出道梗阻性病变;高度房室阻滞及高度窦房阻滞;严重高血压。

2.2.2CABG后常规运动康复

有氧运动是基础,抗阻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平衡训练是有效补充。如无禁忌证,大多数患者可在出院后1~3周内开始门诊运动康复,即有医师参与、心电监护下的运动康复方案,一般每周3次,持续36次或更长时间。

2.2.2.1有氧运动训练CABG患者有氧运动强度取决于患者的运动相关

2.2.2.2抗阻训练方案CABG后患者进行呼吸肌训练+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包括30min跑步机和功率踏车的有氧训练,20min抗阻训练(哑铃、脚踝负重训练),10min伸展和放松训练,连续12周,每周2次,可改善患者最大吸气量、最大呼气压、峰值耗氧量及生活质量评分。

2.2.2.3柔韧性训练以上肢、下肢、躯干大肌群为主,以缓慢的方式进行拉伸。

2.2.2.4其他运动康复训练方法

(1)高强间歇训练:

(2)以神经系统运动为主的训练方案:

(3)生理性缺血训练(PIT):

2.2.3CABG后常见并发症的运动康复

2.2.3.1心房颤动

2.2.3.2心力衰竭

2.2.4CABG后常见合并症的运动康复

2.2.4.1肥胖

2.2.4.2肾脏疾病

2.2.5CABG后药物治疗

2.2.5.1抗血小板药物

CABG后,阿司匹林(mg/d)和氯吡格雷(75mg/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应持续12个月;对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二级预防,推荐阿司匹林mg/d。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或过敏的患者,单用氯吡格雷75mg/d,长期维持治疗是可行的。

2.2.5.2他汀类药物

如无禁忌证,应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使LDL-C降至1.8mmol/L。

2.2.5.3β受体阻滞剂

除非禁忌,既往心肌梗死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CABG患者应进行β受体阻滞剂治疗。

2.2.5.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

近期心肌梗死、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的患者,CABG后应给予ACEI类药物进行治疗,术后确定启动治疗时机和选择剂量时应仔细评价肾功能。

2.2.6营养支持

健康饮食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基石。因此,促进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平衡饮食对心血管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对患者推荐的饮食模式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表6)。

2.2.7CABG后睡眠管理

2.2.8CABG后社会心理管理

2.2.8.1社会心理因素的评估

2.2.8.2社会心理因素的干预

3结语

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治疗可以降低CABG后患者总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医院监护下的运动与基于家庭的运动方式相结合的心脏康复,可使CABG后患者长期获益。在患者住院期间、出院早期和基于家庭的维持期,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有利于患者的心脏康复。在基于家庭的CABG后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患者依从性提高,才能达到预期的康复目的。首先,依赖于国家卫生政策的支持,包括加大投入、政策引导、基本医保支医院转诊制度的完善等;其次,规范化建设,包括人员培训认证规范化、建立分级准入制度、建立运动康复临床路径等;最后,新技术创新和理论体系更新,如物联网、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更加精准安全有效的康复策略的运用等,将是CABG后患者康复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脏康复专家共识》()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循环杂志》年第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1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