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冠心病指由于冠状动脉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最关键的基础性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小孩时即可出现,成人则有很高的发病率。研究发现10岁之前的孩子有一半冠状动脉已受到损害;而到15岁的时候,便%患有轻微的动脉硬化症;解剖位平均年龄为22岁的青年人尸体,发现77%已有明显的心脏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见下图,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防治一定要趁早。
二、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我国~年冠心病年平均死亡率为33.6人/1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年统计,中国冠心病年平均死亡率已达人10万;而同年美国冠心病年平均死亡率为人/10万,日本为人/10万,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超过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成了名符其实的“冠心病王国”。可悲的是,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还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国民健康已经构成了重大威胁。
三、冠心病的根本原因
冠心病的基本病变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的罪魁祸首是血管炎症,而不是胆固醇。减轻或消除血管炎症的最好方法就是补充营养,在补充优质原料后,发挥自身强大的修复能力才可以平复血管炎症。
引起血管炎症的原因包括LDL、同型半胱氨酸以及氧自由基。血液中的LDL被自由基氧化,变成氧化型LDL(ox-LDL)才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血脂斑块,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管腔狭窄,导致供血不足,引发心脑等重要脏器疾病。从下图可见冠状动脉内膜不规则增厚,粥样斑块形成,管腔狭窄达67%。
LDL胆固醇被捕获到血管内皮下层,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塞满了ox-LDL后,变成脂质细胞,导致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动脉硬化过程发生、并不断发展。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炎症反应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内皮细胞受损:LDL、同型半胱氨酸和大量氧自由基都可以导致氧化压力增加,破坏血管内皮细胞。
2、炎症反应形成:内皮细胞受到伤害时,LDL透过内皮细胞渗入内皮下间隙,单核细胞迁入内膜、吞噬LDL等敌人,以减少LDL对内皮细胞的进一步伤害。o×-LDL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结合而被摄取,吞噬了大量LDL的巨噬细胞形成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脂质条纹,在动脉内膜形成数毫米大小的黄色脂点或数厘米长的黄色脂肪条纹,此乃动脉硬化的最初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详见下图。
3、慢性炎症反应:上述病变不断加重,会逐渐导致动脉内皮层附近区域的慢性炎症反应。炎症吸引更多的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吞噬更多的LDL,导致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增多,脂质斑块变厚;动脉中膜的平滑肌细胞(SMC)经内弹力膜窗孔迁入内膜,吞噬脂质形成肌源性泡沫细胞,增生迁移形成纤维帽;o×-LDL使泡沫细胞坏死崩解,形成糜粥样坏死物,粥样斑块形成。斑块突入动脉腔内引起管腔狭窄,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详见上图。
4、斑块破裂: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附壁血栓形成,甚至斑块破裂。破溃的斑块进入血流成为栓子,可引起重要部位的梗死。
研究发现,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胆固醇均有异常,约有半数冠心病患者胆固醇水平正常;另有部分冠心病是由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过度升高所致。同型半胱氨酸是身体在代谢蛋氨酸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可以把同型半胱氨酸转换为半胱氨酸或重新变为蛋氨酸;但这一转换过程必需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的参与;也需要提供足量的甲基供体,以使体内的甲基化反应能正常进行。如果缺乏这些B族维生素,同型半胱氨酸的转化就会出现障碍,从而导致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维持在7~9微克/升以上时,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低越好。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者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是水平低者的三倍,证实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可以显著增加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因此认为,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种独立的心血管疾病致病因素,可以引起冠心病、中风和周围血管疾病。
临床心血管专家治疗的患者实际上都已经处在血管炎症的最后阶段,他们不得不把绝大多数的时间花在“灭火”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晚期疾病的治疗上、即对症治疗上。实在没有时间去教育患者必须改变生活方式、加强营养,才能减缓甚至消灭这种破坏性的疾病。
冠心病的根源是由氧化压力导致的血管炎症,故从本质上来说,冠心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而不是胆固醇疾病;LDL、同型半胱氨酸和大量氧自由基等只是导致血管炎症的几种常见原因。
四、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尤其是血管分叉处狭窄,从而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出现心肌缺血、损伤甚至坏死。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即心肌梗死的情况,详见下图。
临床将冠心病分为五型,包括隐匿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型。临床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闷、胸痛,有濒临死亡的感觉。
五、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和营养调理
1、保持能量平衡。
控制体重,限制能量,增加活动,健康减肥或避免肥胖。
2、改进膳食结构,做到合理膳食。
清淡饮食、限制钠盐。正常人每天仅需食盐0.5克就能维持健康,营养学会建议每日盐的摄入少于6克。现代人普遍食盐太多,钠盐会吸收水分以维持正常的渗透压,从而增加了体内的血容量,容易导致或加重高血压。
增加钾的摄入:如新鲜绿色蔬菜、豆类和根茎类、香蕉、杏、梅等。
增加钙、镁的摄入:多摄入含钙的食物,如牛奶和豆类等。
限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保持良好的脂肪比例,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1~1.5,胆固醇摄入毫克/天。
动植物蛋白质要合理调配,植物蛋白应占总蛋白的50%~70%。每天可饮脱脂牛奶毫升,一周2-3个鸡蛋,多吃鱼和豆制品。
限制饮酒,戒烟,不饮浓茶。
糖类以多糖为主,多食粗粮、杂粮和土豆。
多吃蔬菜水果,膳食纤维每天摄入25~30克。可多吃芹菜、洋葱、大蒜、胡萝卜、菠菜、山楂、香蕉、苹果、桃、梨,以及菊花、海带、木耳、香菇、玉米、坚果类食物。
六、心脑血管疾病综述
心脑血管病与肝脏的关系最大,在体内血管的维护过程中,肝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肝脏让血管系统得以保持畅通无阻。由于肝脏功能异常尤其是脂肪代谢异常,会导致血脂升高、卵磷脂合成减少,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心脑血管病可能主要是肝脏脂代谢异常的结果,要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必须重视护肝。高血压的根本原因是血管弹性变差所致。因此,治疗高血压正确的方向应该是改善血管的弹性,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
市面上很多降压药都是血管扩张药,通过强行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暂时起降压作用。所有降压药物的治疗都是对症治疗,没有解决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变差这一根本问题;只有营养调理,才能解决血管弹性变差这一根本问题,才是真正的对因治疗。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血管的炎症,LDL、同型半胱氨酸和大量氧自由基是导致血管炎症的几种常见原因。减轻或消除血管炎症的最好方法就是补充相关营养素,降低LDL和同型半胱氨酸,对抗氧自由基,从而减轻血管炎症,根治冠心病。
点击蓝字参阅
心脏病康复了
改变饮食,高血压正常了!
中风的预防和中风后——吴志华作品
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妇科等等几十种的调养对比体检报告——
调养案例合集
本平台往期部分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