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血管影像检查目的
1.脑卒中的血管检查需要不仅仅了解血管管腔,还需了解血管管壁的结构!
2.磁共振高分辨动脉管壁成像(HR-VWI),一种新型的血管成像技术,直观显示管壁。
高分辨管壁成像
检查目的及意义
1.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目的是了解血管斑块位置、血管腔狭窄、斑块风险评估,及药物治疗随访观察。
2.鉴别血管病变的病因:动脉硬化还是非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3.动脉瘤的风险评估
磁共振高分辨动脉管壁成像检查部位
①颈动脉管壁成像
②脑动脉管壁成像
磁共振高分辨管壁成像检查方案
①头颅常规MRI
②脑MRA和/颈部MRA(亮血技术)
③HR-VWI(黑血技术):3D高分辨扫描及增强
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FMD)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变
FMD是一种特发性、阶段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非炎性的全身性血管病变,以动脉壁纤维及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弹力纤维破坏为病理特征,导致血管闭塞、串珠状狭窄及动脉瘤和夹层发生;可发生任何年龄,以青、中年人多见,好发30~60岁,女性较多。
人群发病率约7%,发生于全身中、小动脉,其中肾动脉受累最多,其次为颈内动脉颅外段,双侧受累达一半以上,动脉近端和颈动脉分叉常不受累。颅内动脉受累非常少见。
临床活检非常困难,影像检查在FMD的诊断中起关键作用。
影像检查方法
FMD具有家族性特点,需对确诊FMD患者一、二级亲属行FMD筛查。应包括整个主动脉及其分支,特别注意致死性动脉瘤。
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诊断FMD时扫描范围应包括整个主动脉及其分支。
分型(4种)
1.内膜型(10%):动脉中远端呈光整、规则的管状狭窄;不侵犯其近端及分叉;末端呈典型的火柴头样改变。狭窄段与正常血管衔接部界限截然、无移行。无钙化。(管状狭窄型)
2:中膜型(80%):狭窄及扩张交替。
3:外膜型:表现为憩室样凸起和动脉瘤。
4:混合性:上述表现混合。
|病例一|
■女,44岁。发作性头晕,右侧肢体乏力。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病史
第一次检查
年第二次检查
年第三次检查
左右滑动显示一下张图片
|病例二|
■男性,48岁,左侧脑鸣半月。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病史。
第一次检查
第二次检查
病例1
■HR-VWI(高分辨血管管壁成像)检查:左侧颈内动脉长段管腔向心性狭窄,管壁均匀性环形增厚并强化。
平扫
增强扫描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