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译/点评:潘新
上海中医院
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包括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炎症、传统危险因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物。本研究旨在评估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治疗24和52周后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动脉硬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动脉硬化通过增强指数(AIx)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进行评估,对活跃AS患者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血脂、血压和BMI)的数据进行收集。结果共49例患者入组该研究,30例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6.9岁。其中20例患者(40.8%)目前为吸烟者,10位患者在进行高血压治疗。患者均具有长期(11.9年)和活跃的AS,起始BASDAI均较高(55.0)。在治疗方面,26例患者接受依那西普治疗、17例患者接受阿达木单抗治疗、6例患者接受英夫利息单抗治疗。使用TNF-α抑制剂治疗6或12个月后未观察到患者PWV和AIx的明显变化,其中PWV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6.97m/s、6.92m/s和7.10m/s,AIx分别为19.5、20.2和18.3。血脂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也没有变化。然而,患者的BASDAI、BASFI和生物炎症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进行TNF-α抑制剂治疗6和12个月后,患者动脉硬化没有改善。但在没有引起血脂和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任何变化的情况下,TNF-α抑制剂治疗显著降低了生物炎症和疾病活动度。专家点评潘新: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风湿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以及肌腱附着点等,常引起纤维性和骨性强直,亦可有关节外表现如:眼葡萄膜炎、主动脉根部损害及心脏传导阻滞。该病发病与HLA-B27密切相关,好发于青年男性。研究表明AS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由于并发心血管疾病致使其病死率增加20%~40%。目前认为这是由于A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其相关危险因素除年龄以外大致与RA相似。除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传统危险因素以外,全身炎性反应、持续高水平C反应蛋白以及激素和NSAIDS类药物都可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在促炎因子中,肿瘤坏死因子-α是A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加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以往的观点及一些研究素来支持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预后。不过也有研究报道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和抗热休克蛋白抗体的产生与AS患者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相关性。
一、文献对中国医生的借鉴意义: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AS对患者心血管方面带来的益处目前还存在结论相悖的不同研究报道,不能盲目乐观但也不必灰心!本次研究使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控制AS疾病活动度的疗效再次得到肯定,此研究结果在6-12个月的治疗中独立于动脉粥样硬化改善之外。二、研究的方法上有何优点或不足:优点:把AIx和PWV作为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A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改善与否的观察指标,简便无创有效。基本数据详尽明晰。阴性的研究结果报道带来不同的声音引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