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指脑血管出现阻塞或破裂,进而导致脑部损害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在中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万,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万,而现有脑卒中患者则达到了万,卒中已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因,既然卒中有如此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如何找到卒中发病的源头阻止疾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作为卒中“犯罪团伙”骨干成员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指动脉血管壁内层镶嵌的一些黄白色的、质地好像冷却后的小米粥样块状物质,当脑血管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那么就会使得本来光滑通畅的血管变得狭窄僵硬,最终就会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最终会激活体内的血液凝固系统形成血栓。
其中斑块分两型:一种称为稳定斑块:像水泥做成的石球,不易破裂,另一种为不稳定斑块:像泥巴做的泥球,随时开裂破碎的可能,而一旦斑块破裂,就可能诱发急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好比被人安装在血管内的定时炸弹,随时有引爆的可能,那么它又是如何被安装在血管中的呢?
要认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就不得不说血脂,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等的总称,其中和我们日常接触较多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四种;
这其中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对孪生兄弟,其“长相”虽酷似,但“性格”却天差地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人送外号“坏”胆固醇,“坏”胆固醇过多时,会沉积在动脉壁上,再结合其他物质,就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名“好”胆固醇,它能将多余的胆固醇送回肝脏清除,避免脂质沉积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少卒中事件的发生。
当以下词语:
如:油腻中年男(40岁以上)、心血管疾病病史、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吸烟和饮酒等出现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时,你体内两种胆固醇互相搏斗的结果往往是低密度胆固醇获胜的一方,这时候的你可能一不小心已经被贴上了卒中危险人群的标签了。不同健康状态下低密度胆固醇数值
理想水平
可以接受
轻度升高
严重升高
2.6mmol/L
3.4mmol/L
≥3.4mmol/L
4.1mmol/L
≥4.1mmol/L
到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减少卒中的发生就是要抑制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而抑制动脉斑块硬化的形成就是要降低“坏”胆固醇。
如何减低“坏”胆固醇:
第一步: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科学饮食,即减少膳食脂肪,多食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增加有氧运动,戒烟限酒,
第二步:当生活方式的干预降低“坏”胆固醇的效果有限时,就需要进一步的药物治疗,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显示他汀能显著降低“坏”胆固醇,长期服用能低卒中事件的发生(需要注意部分患者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肌肉不良反应),服药期间需定期门诊复查血脂水平和监测肝功能。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顺口溜: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升高)在上健康长,由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到高(升高)把药尝。
李维帅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