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BARCELONA血脂管理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研究的焦点之一。以他汀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LDL-C水平,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GLAGOV研究发现一种非他汀类药物也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那么,其是否会改变斑块的组成成分?它的逆转机制如何?巴塞罗那当地时间8月29日,来自澳大利亚的StephenJamesNicholls教授在欧洲心脏病学大会(ESC)上与参会者共同分享了此项研究。
背景
PCSK9抑制剂evolocumab降低LDL-C,通过IVUS可观察到其可逆转服用他汀药物ASCVD患者的斑块程度,并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但至今仍没有报道研究PCSK9抑制剂对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组成的影响。虚拟组织成像学(VH)是一项具有实用性的表征斑块组成的试验技术,以此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效果。
GLAGOV试验设计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入选约例已进行血管造影术、且稳定服用他汀但LDL-C>80mg/dl或者60~80mg/dl、并存在1种或3种危险因素的CAD患者,平均年龄59岁。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每月皮下注射evolocumabmg,一组接受安慰剂皮下注射,试验共持续80周(图1)。
图1.试验设计
为确定evolocumab与安慰剂相比是否引起了动脉硬化斑块组成成分的变化,如:致密钙化、纤维组织、纤维脂质、坏死核心。因此GLAGOV研究在其入组患者中随机选取例受试者进行了亚研究,同样随机分成evolocumab组和安慰剂组。在研究开始前,对两组受试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确保两组患者在接受实验前的身体状况相对一致,减少试验误差(图2)。主要终点事件是致密钙化体积从基线到第78周的绝对值变化。
图2.安慰剂组与Evolocumab组开始试验前的各项指标
研究结果
1.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的各项生物指标变化百分比。Evolocumab组人群的LDL-C平均降幅达到62.8%(P<0.),HDL-C平均上升11.6%(P=0.02),甘油三脂下降11.5%(P=0.),高敏C反应蛋白(CRP)下降6.7%(P=0.11),脂蛋白Lp(a)下降22.7%(P<0.)(图3)。Evolocumab组与安慰剂组相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的各项生物指标都往斑块逆转方向改变。
图3.各项生物指标变化百分比
2.Evolocumab逆转冠状粥样斑块。Evolocumab组人群粥样斑块体积百分比(PAV,%)下降1.20%(P<0.),粥样斑块总体积(TAV)减少3.6(P=0.04)。相比基线,PAV逆转了68.3%,TAV逆转了64.6%(图4)。
图4.Evolocumab逆转冠状粥样斑块
3.GLAGOV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Evolocumab组人群粥样硬化血管致密钙化、组织纤维化、脂质纤维化以及核心坏死都有不同程度的逆转(图5)。
图5.GLAGOV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
总结
在最佳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PCSK9抑制剂Evolocumab带来LDL-C的进一步降低,并且通过IVUS监测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逆转。但是,VH成像发现,Evolocumab组受试者的斑块组成并没有改变。
GLAGOV研究支持LDL-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逆转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这在先前高强度他汀类药物研究中得到证实。虽然潜在的机制仍不确定,但可以连续监测钙含量对降脂干预做出积极反应措施。
责任编辑:徐静兰
END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门诊》杂志官方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大概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