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中国人终生患病风险9%。
疾病概述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一种由冠状动脉损伤而导致的疾病。这种疾病通常与血管内包含脂质的斑块沉积和炎症反应相关。当斑块逐渐增大,冠状动脉可供血液流通的直径随之逐渐减小,因此会减少血液、氧气和营养成分的流通。最终,血流的减少会造成胸痛、呼吸急促,或者其他症状。
冠状动脉的完全堵塞会造成心肌梗死。在20岁及以上人群中,此病的发病率是5%~9%。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且男性高于女性,尤其是在35~55岁年龄组。55岁之后,男性死亡率下降,女性死亡率仍然继续增高。在70~75岁之后,女性死亡率超过同龄男性。冠状动脉疾病影响所有种族的人群,但是在黑种人和东南亚人群中发病率尤其高。
致病因素
一般认为,冠状动脉疾病是由冠状动脉内壁的损伤造成的。这种损伤可能由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导致。一旦血管内壁发生损伤,脂质沉积会聚集在受损的位置形成斑块。若斑块表面破损,血小板会聚集在斑块表面诱发凝血,由此使斑块逐渐长大,堵塞动脉。影响此病的风险因素有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超重与肥胖、缺乏锻炼、生活压力大等。
早期症状
随着冠状动脉逐渐被堵塞,它将不能运送足够的含氧的新鲜血液去心脏,在剧烈运动等心脏快速跳动时,这种能力不足尤为明显。
疾病最初,血流的降低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随着斑块的增长,血流持续降低,一些症状可能会发生。典型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短促等。冠状动脉的完全堵塞可能会造成心肌梗死,典型症状是胸口巨大的压迫感、肩膀和上肢疼痛,有时还会有呼吸短促和流汗的情况发生。如果有心肌梗死的症状和前兆,应立刻联系急救人员。
生活建议
冠状动脉疾病病情进展极为缓慢,在严重的堵塞造成明显症状之前,患者可能很难发现。但是,仍有很多方法可以预防并缓解冠状动脉疾病。
一旦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此病和减缓此病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危人群和患者应该戒烟、合理膳食、规律锻炼、科学减重、纾解心理压力。另外,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应积极应对,合理控制相应的指标,降低此类疾病诱发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
nicegene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