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的退行性变和增生过程的复杂的病理变化,导致动脉失去弹性,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缩小。由于动脉硬化的加重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该动脉的远端供血不足,发生相应部位的缺血表现,即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本病是一种全身性动脉疾病,好发于腹主动脉、髂动脉和股、胭动脉等处,因此主要表现为下肢缺血症。临床表现分为四期:第一期:轻微主诉期,第二期:间歇性跛行,第三期:静息痛,第四期:组织坏死期。
手术治疗
1.戒烟,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
2.保护患肢。注意保暖,但应避免使用热水袋等给患肢直接加热。睡觉或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3.溃疡、坏疽部位应保持干燥,无菌敷料包扎,继发感染者应用抗生素治疗。
4.长期疼痛的患者可使用镇痛剂。
5.指导患者进行Buerger运动,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1.介入治疗后患肢制动24小时,注意腹股沟穿刺或切开处有无渗血及血肿。
2.动脉疾病术后平置患肢。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尿量、颜色。
4.注意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动脉搏动及感觉,预防人工血管感染。
5.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防止外伤。
6.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卧床制动2周。
1.劝告患者戒烟。
2.保护患肢,避免外伤。预防感染。
3.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4.学会Buerger运动。平卧位,抬高患肢45°以上,维持2—3分钟;坐位,双足自然下垂,足跟踏地。做足背旋转伸屈运动,足趾向上翘并尽量展开再往下收拢,每一组动作持续3分钟;恢复平卧姿势,双腿平放,盖被保暖,休息5分钟;抬高足趾、足跟运动10次,完成运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