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胆固醇流出可加速斑块缩小及炎症减轻
利用声动力学疗法可以加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胆固醇(即脂质)的流出速率,从根源上促进粥样硬化斑块的缩减和消退。由哈尔滨医院心内科主任田野教授团队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日前被最新一期国际权威杂志《诊断治疗学》(影响因子为8.分)所刊用。此项发现首次从全新的角度阐明了声动力学方法(SDT)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是通过加速驱除脂质来实现的,这一新认识为今后SDT在心血管病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尽管现代医疗救治与预防水平在不断进步,但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仍然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首要死因,其中不稳定斑块破裂引发的缺血性心脏病与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两大主要原因,占年总死亡的四分之一,且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因此,如何控制AS,防范急性血栓性事件的发生,仍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严峻医学挑战。有研究表明,AS斑块消减的前提是斑块内的脂质环境得到有力改善,而胆固醇的稳态主要由流入和流出途径间的平衡维持。然而,在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这种平衡是倾斜的,即胆固醇的流出减少。泡沫细胞中游离胆固醇的持续积累引起炎症反应,最终使泡沫细胞凋亡;若凋亡小体不能经过有效吞噬功能及时清除,则会形成继发性坏死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持续进展。因此,胆固醇流入、流出的稳态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
??声动力疗法(SDT)是一种结合了低强度超声和声敏剂的新兴医疗技术,其中超声波辐射安全无创伤,对正常局部组织影响小,穿透能力强而没有明显的能量衰减;而声敏剂在AS斑块内巨噬细胞线粒体内高浓度特异聚集,含量为周围组织的12倍,则是实现精准SDT治疗的关键所在。田野教授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SDT能诱导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发生线粒体-半胱天冬酶途径凋亡,这与进展期斑块中慢性内质网应激诱导的泡沫细胞的死亡方式不同。同时,他们发现SDT可抑制兔和apoE敲除小鼠模型中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在最新的研究中,田野教授及团队成员王欢、杨阳等博士通过应用高脂饮食喂养的apoE敲除小鼠模型,进一步探讨了SDT对体内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潜在机制,证实SDT可在1天内快速减少斑块大小及斑块内脂质含量,并使狭窄的动脉管腔明显扩大,抗AS效果可持续至治疗后的28天;同时发现SDT可激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吞噬细胞4种受体和转运体的信号转导通路,增进进展期斑块中有效吞噬清除功效及胆固醇外流能力,产生抗炎反应,最终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专家评价指出,通过局部激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多种受体和转运体胆固醇的流出通路,极有可能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新治疗策略。SDT局部遏制斑块的优势主要包括其可避免脱靶效应和系统性副作用,并且安全有效。此前,在田野团队另一项针对下肢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先导性临床试验中,显示SDT联合阿托伐他汀药物,可在4周内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疗效持续至40周。展望未来,专家认为SDT在基础转化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将有望为更多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带来新希望。
专家简介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哈医大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
北方转化医学研究合作中心主任
教育部生物医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学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后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Fellow
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Fellow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委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主任基金项目5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
专业特长: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理工医交叉转化研究等。
本月重点推荐
心血管学术会议年历一览
血管病学术会议年历一览
会员活动:免费领取新年大礼包
盘点与展望——年度学术荟萃今日上线
往期回顾
★学术荟萃丨杨杰孚:中国心衰中心发展现状与展望
★学术荟萃丨刘斌:ECMO在CHIP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学术荟萃丨张志仁:肿瘤心脏病学研究进展
★学术荟萃|霍勇:中国胸痛中心发展现状与展望
★学术荟萃丨李为民:对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历史进程的思考
★学术荟萃丨徐亚伟:人工智能与心脏康复
★韩雅玲:ACS抗血小板“降阶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学术荟萃丨傅向华:早期规范使用肝素,提高STEMI救治效果
★学术荟萃丨曾定尹: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新概念与最新进展
推荐阅读年第一期|(2-4月)重点会议抢先看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