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丰台区63岁的患者吴阿姨,年初开始出现下肢夜间抽筋的症状,起初吴阿姨认为是“缺钙”引起的,遂自行口服钙片补钙治疗。但是,夜间腿抽筋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逐渐加重,并且白天也时有发生。这下吴阿姨开始着急了,医院看病,医院给出的最后诊断是“腰椎疾病”,并给予了治疗。可是经过治疗后仍无任何好转,吴阿姨夜间常常被抽筋、疼痛折磨的难以入眠,每晚必须起身活动好几次后方可再次入睡。休息不好自然精神不佳,本来挺精神的一个人变得日渐憔悴。
01年中旬,一位老战友告知吴阿姨,北京丰医院治疗腿疼、腿抽筋很有办法,她儿子朋友的父亲的病就是在北京丰医院治好的。于是吴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北医院,在中医科见到了陈树昌主任。
陈树昌主任听完吴阿姨的叙述后,为她安排了系统全面检查。最终结果显示:右下肢股浅动脉、腘动脉及双侧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血管闭塞;左下肢股浅动脉、腘动脉可见多发性粥样斑块形成。最终诊断吴阿姨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不是腰椎疾病。根据吴阿姨的患病情况,陈树昌主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吴阿姨进行治疗。
02治疗一个疗程后,腿抽筋症状就消失了,夜间睡眠踏实、安稳,疼痛症状基本缓解。治疗两个疗程后,检查显示原来右下肢闭塞的血管现在血流充盈,原来的双下肢抽筋、疼痛等症状消失,吴阿姨又恢复了往日轻盈的步态,睡眠好,精神自然好,人也长胖了。
陈树昌主任指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动脉血管内粥样斑块堵塞管腔,导致下肢缺血,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腿抽筋、腿凉、疼痛等症状,发展严重后可出现肢体远端营养障碍,导致肢体局部溃疡或坏疽。下肢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发症状,但是很多老年人由于行动迟缓,平日里就走路比较慢,所以间歇性跛行并不明显,往往发展到腿疼时才引起重视。而“腿疼”或“腿抽筋”也是老年人平日里最多见的症状,很多老年人也会把这些症状归结到“缺钙”所致,一些医生也常常将“腿疼”“腿抽筋”误诊为缺钙或者腰椎疾病,而忽略了老年人最常见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所以,老年人出现“腿疼”“腿抽筋”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单纯的认为是缺钙,医院检查治疗。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