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百万体检人群健

8月6日,爱康集团联合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眼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以及Airdoc发布了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

这也是自年以来,爱康再次携手合作伙伴,对中国体检人群眼底健康更进一步的科学性分析。

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的《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

出席嘉宾(从左至右):爱康集团北京区医疗管理副总经理李秀池,爱康集团助理副总裁汪朝晖,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眼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主任胡红亮,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魏文斌,Airdoc首席医学官陈羽中,Airdoc创始人、CEO张大磊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曾强,北京健康管理协会会长邱大龙,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眼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主任胡红亮,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魏文斌,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Airdoc创始人、CEO张大磊,爱康集团助理副总裁汪朝晖,Airdoc首席医学官陈羽中等重磅嘉宾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共同探讨眼底健康状况的现状,并针对健康管理提出了专业见解,旨在共同推进爱眼护眼的健康生活理念,提高慢病风险防控意识,减少恶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为“健康中国”的早日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曾强演讲

健康体检是国民健康的守门人

曾强说:“定期健康体检是预防的有效手段,通过定期健康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对于慢性疾病、癌症等相关疾病真正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障生命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医疗开支。所谓治未病不光是减少我们的痛苦,也给社会资源进行大量的减少,可以说,在健康管理道路上,健康体检是国民健康的守门人。而人工智能必将助力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

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眼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主任胡红亮演讲

眼健康工作的推动,离不开国家、企业、健康管理机构以及个人和家庭的不断努力,更离不开AI赋能下,眼科大数据平台的共建共享。胡红亮以“健康管理新态势”为主题作了演讲:“要实现个性精准,在以前有很多难点,现在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够实现千人千面精准的服务,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够更有效的进行健康管理。”

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演讲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成熟,魏文斌在演讲中向大家分享:“眼健康在中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眼病慢病的年轻化,眼健康越来越重要。眼健康也是全身健康的重要一部分,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与眼健康息息相关,通过眼睛可以看全身的健康,看心脑血管的危险程度。有了人工智能和信息学的应用,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和长期监管才能真正的落实,才能针对不同人群做到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健康管理。”

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演讲

《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解读

张黎刚在发布会现场全面解读了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

超七成人群存在眼底异常

针对年5月开始到年7月期间参与人工智能眼底照相疾病风险评估的体检者进行分析,涵盖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共1,,人,整体异常检出率为74.8%,且男性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眼底健康问题更为严重。

40岁及以上人群

需要更加注意眼底健康

视网膜血管异常检出率

视网膜血管异常检出率在40岁-49岁人群出现了跳跃式的升高,40岁以下人群的检出率为6.2%,40岁及以上人群的检出率为75.9%,40岁及以上人群检出率是40岁以下人群检出率的12.2倍。

 视网膜动脉硬化检出率

视网膜动脉硬化检出率从40岁开始,检出率呈现跳跃式增长。40岁-49岁人群视网膜动脉硬化检出率为61.2%,是30岁-39岁人群检出率(8.3%)的7.4倍。

黄斑部异常检出率

黄斑部异常在40岁-49岁人群的检出率为38.6%,是30岁-39岁人群黄斑部异常检出率(25.7%)的1.5倍。

玻璃膜疣检出率

玻璃膜疣视检出的最主要的黄斑部异常。在40岁以下人群的检出率为21.2%,40岁及以上人群的检出率为47.0%,40岁及以上人群玻璃膜疣的检出率是40岁以下人群的2.2倍。

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眼底状况普遍不佳

眼底异常检出率最高的5个地区从地域分布来看,除河北、福建、四川、山西外,其余地区标化检出率均超过70%;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广东、陕西、上海为眼底异常检出率最高的5个地区。

眼底异常标化检出率的行业

专业技术人员(互联网、IT从业者、科研等)、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重工业、电子技术、加工制造、零售批发等)、商业服务业人员(广告、媒体、医疗服务等)为眼底异常标化检出率最高的3个行业大类。

三高一胖人群

眼底健康问题更需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yh/8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