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患者抱怨,自从患了动脉粥样硬化,老伴就不让吃肉了,已经很久没吃到过肉了。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是不是有了动脉硬化,就不能吃肉了呢?
一、胆固醇水平是主要危险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低密度脂白胆固醇(LDL-C)水平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会进入血管壁中,被吞噬细胞吞噬,形成动脉硬化。在相关的研究中,血液中的LDL-C水平降到2.0mmol/L时,就会停止进入动脉内膜,如果血液中的LDL-C水平降到1.8mmol/L以下,已经进入动脉内膜的LDL-C,如果还未被巨噬细胞吞噬,就会逆流回血液之中,并被运回肝脏分解。
二、食物中的胆固醇不是主要来源事实上,人体中的胆固醇只有30%与饮食相关,其余70%都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当摄入减少时,人体会增加胆固醇的合成。所以仅靠少吃肉,并不能有效调节胆固醇水平。
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也需要吃肉所以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也可以适当吃肉。不吃肉导致蛋白摄入不够,不能合成运输胆固醇的脂蛋白,反而会造成胆固醇在局部堆积。
在肉类选择上,可以选择鸡、鸭、鱼、猪、牛、羊的瘦肉,每天摄入50g是不会损伤健康的。需要避免摄入动物内脏、肥肉,烹饪油选植物油。
四、对胆固醇的控制要靠药物绝大多数人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是身体脂质代谢功能的紊乱。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的方法如果不能纠正,则需要使用调节血脂的药物。常用的是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胆固醇的生成,降低胆固醇水平,还有很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长期服用还可以产生逆转斑块的作用。
总结一下,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也可以吃肉,不能仅靠少吃肉来控制,更重要的是靠药物的干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