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关于夏季养生的总纲是:“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合之时,自然界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素问》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盛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夏季高温天,尤其是早晨,毛细血管扩张,出汗多,器官血容量相对不足,更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和猝死。在夏季,如身体有以下现象,应格外引起注意:
一、室温正常的情况下,手脚突然冰凉
室温正常,也没有其他状况的情况下,搓手多是因为心脏出现问题后,血液循环变差,手脚冰凉,自身会看似“无意识”的搓手取暖,实际上是心脏即将出现问题的警报信号。
二、耳垂皱褶
在家照镜子时可以多留意自己的耳垂,如果发现耳垂出现了对角型折痕,医院查一下心脏和血管。耳垂皱褶和心脏病间的关系,已获医界公认。
美国医学家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凡死于冠心病者,耳垂皮肤几乎都有一条皱纹。这道耳垂皱褶在我们国家也称为冠心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
三、眼皮突然长黄斑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一项涉及近1.3万人的最新研究发现,上下眼睑附近长出凸起的睑黄瘤是心脏病发作等心脏问题的风险标志。有数据显示,睑黄瘤患者多为四五十岁人群,不少都与胆固醇水平过高有关。
四、双脚肿胀
双脚肿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妊娠、静脉曲张等,但也可能是心脏衰竭的标志。研究发现,心脏瓣膜出问题,不能正常关闭时可能会发生双脚肿胀的现象。此外,与心脏相关的脚肿胀通常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呼吸短促或乏力等。
五、走路时有绞痛感
当走路或移动时,你的臀部和腿部肌肉有痉挛和绞痛感,稍作休息后有所改善,可不要以为只是年纪大了或缺乏锻炼所致,要警惕是外周动脉疾病的信号。外周动脉疾病,也被称为PAD。
如果你走路时出现绞痛感,很可能是患了PAD,那么你的心脏动脉有一半被堵塞的风险。但也不要太恐慌,PAD是可以治愈的。
六、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
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要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指示。
七、长期反复过度出汗
明明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却在脖子、后背、头皮、手心、脚掌大量出汗的话,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信号。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超过一周的时间,或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反复复的出现,这种出汗类似感冒发热,却没有其他感冒症状。
夏季养心有方法
清心火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应,心是君主之官,是人体的主宰。炎热天气更易心火旺,如果心火旺盛会引发多方面的不适症状。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一旦心火旺盛,舌尖会出现明显的潮红、口舌生疮,溃疡频发。
养心阳
心为阳脏,主阳气,而夏天正是阳气旺盛的季节。养阳的原则是三分养阳,七分养阴。阴补可以升阳,夏季爱出汗,阴阳要和,必须补津液物质基础,否则阳大伤阴。
调心志
心主神明,夏季养心更要重视精神调摄,心动属阳,而静则生阴,只有阴阳协调平衡,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要于善于调节心志,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喜大怒大悲后,致使情绪波动过于剧烈而伤心。
补充辅酶Q10,给心脏添动力
辅酶Q10,在强化身体制造能量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人体的各个组织中,心脏中辅酶Q10的浓度最高,每一个心肌细胞内都有辅酶Q10。心脏不停的搏动,需要很高的能量补给,一旦缺少辅酶Q10,心脏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会引起心力衰竭。
图文根据网络整理
健康--希望我们共同传递健康!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达夕阳乐购健康商城,了解更多麦弗逊系列精选保健食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