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政策靴子落地,引发教培行业大地震,二级市场部分公司跌停板。
以新东方、好未来为首的教育企业相继发布公告预警,称该政策将对公司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硬件等已成转型方向,在线教育重新瞄准国外蓝海市场。
一、企业迎来出海时机海外业务布局已有基础
新冠疫情期间,教育科技巨头斩获高额投资,猿辅导获10亿美元投资,作业帮获7.5亿美元投资,印度教育独角兽公司BYJU’S获15亿美元投资。
不同于猿辅导和作业帮专注于发展国内市场,BYJU’S则趁势走向了国际市场扩张之路。
回顾以BYJU’S为代表一众印度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与当下中国企业的现状有许多相似之处。
全球范围内学校和教育机构纷纷关闭,在线教育需求猛增。在大量资本和的催化下,短时间内,印度国内教育市场趋近饱和,各竞争赛道极为拥挤,不少教育企业生存艰难。
在此大背景下,印度公司开始转向海外市场,获得更加可观的收益。
如专注于数学和编程辅导的Cuemath在疫情期间布局国外市场,自年3月以来已经扩展到20多个国家,并计划接下来将平台推广到约50个国家。Cuemath超过50%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在截至年3月31日财报显示,与初期相比,其收入已增长了三倍。
回到国内,国内企业也正处于类似的处境。政策监管下,广告投放受限,获客成本增高,转化、续存成为难题。同时,大量K12机构业务收缩,被迫转向体量较小的赛道,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中、印两国教育企业面临短期国内发展碰壁现状,转而寻求海外增量市场,以期能够挖掘更多机会。而中国国内对在线教育的监管,则成为了加速在线教育出海的催化剂。
据艾瑞咨询统计,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亿元,同比增长35.5%。
而据统计数据门户Statista显示,年全球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约为亿美元,预计在接下来几年呈指数式增长,在年达到亿美元。海外在线教育市场依旧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许多教育机构在此前已有布局,并在小范围内取得一定发展。
年起,好未来、猿辅导等头部企业相继展开海外布局,在资本、工具、内容和服务出海上均有试水,覆盖课程辅导、语言培训、儿童启蒙等多个细分板块。
年底,好未来收购以色列少儿编程学习平台CodeMonkey,次年参与印度K12辅导平台Vedantu的C轮投资,进入印度市场。此外,好未来还开设美国硅谷分校,开展线上线下的学科竞赛培训。
猿辅导则在年成立了猿印、猿竺两家公司,专攻印度市场,推出K12在线辅导平台ODAClass,上线50天内收获了超万的订阅者。
语言学习赛道的流利说,从年起加速面向全球不同地区进行本地化运营。其产品LingoChamp已支持8种语言版本,包括中文、日语、韩语等。年第一季度,流利说海外业务营收及付费用户均实现环比90%的增长。
二、市场蓝海尚存印、美市场潜力大
从GooglePlay教育应用类市场下载量来看,体量最为庞大的是印度和美国。年,印度教育品类APP下载量超4亿次,美国市场下载量超3亿次。
市场研究机构docebo研究显示,未来几年,美国在线教育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期,从年到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左右。
印度人口基数大,渗透空间广。公开数据显示,印度有2.6亿K12学生,校外辅导需求强烈。
目前,印度在线教育以BYJU’S一家独大,是印度当下估值最高的教育科技公司。今年以来,BYJU’S加速对外扩张步伐,年前7个月收购总标价值高达23亿美元,国际市场版图逐渐成形。
(鲸媒体整理)其他头部在线教育机构也效仿BYJU’S,为提高估值,进军海外市场,陷入了并购竞赛。如,印度的教育科技独角兽公司Unacademy去年一年里就收购了6家教育科技公司。
尽管如此,约70%-80%的市场份额仍然掌握在中小机构手中,渗透率并不高。市场潜力大,但印度在线教育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据Inc42报道,年印度教育市场规模为亿美元,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5.63亿美元,仅占全行业的0.56%。
可见,市场仍有蓝海可挖掘,留给后来者的机会空间也很大。
印度教育公司出海具备一定先天优势,作为英语语言使用者,其产品出口国外市场阻碍少,且用户市场广阔。再加之,其价格低廉,在欧美市场同类产品中更具竞争力。GreatLearning的Nair介绍,公司所提供的在线研究生课程的价格是美国的十分之一。
以低成本获取高端市场用户,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据悉,Cuemath在美国和中东市场的课程价格分别是印度的3.5倍和2倍,CuemathCEOKhurma称,“在许多海外市场,用户人均收入更高,这为我们带来了收入增长。”
印度企业的出海之路或许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一点思路。
在出海方面,中国在线教育企业商业模式和技术研发较印度都更为成熟,无论是直播、录播,还是大班、小班和1对1课程模式都已经过市场的检验。在智能硬件、课程内容等优势领域,或可着重发力。